化学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观看中山大学战“疫”示范微党课
为深入推进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开展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9月9日(周三)上午10:00,第12期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在多个平台播出,化学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观看微党课直播。
在第12期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作为主讲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传承红色基因 展现中大担当——让党旗在多线战‘疫’中高高飘扬”为题,讲述疫情期间中山大学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广大师生党员不负重托,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展现了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处处突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共同讲述了他们在国内、国际“战场”抗击疫情的动人故事。
师生党员们观看战“疫”示范微党课后深受鼓舞,将铭记“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并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前行。
师生感言
学院党委书记 冯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雷厉风行,体现了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学校众多医务工作者所体现出的为国担当、为国分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转化为不竭动力,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展现中大力量、中大担当。
学院党委副书记 谭海燕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红色基因在中大人的文化血脉中代代相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大人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火线驰援武汉,守护大湾区门户城市,支援国际抗疫,体现出了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同舟共济、携手齐心,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学院行政党支部书记 李颖
在疫情防控战役中,通过建立临时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中山大学医护人员不仅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更做到了高治愈率和医护人员零感染,这展现出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传承了中山大学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深刻感受到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同志们统一思想、不畏艰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科生党员 刘丹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这一年,我们在见证着新冠疫情的冷酷和国际形势的多变,也见证着“艰难困苦后的玉汝于成”和“责任奉献中的中大担当”。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而这次疫情就像是实现梦想路上的一张考卷,我们中华民族,靠着千千万万战斗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向全国乃至全世界,递交了一张写满爱国、奉献、责任与担当的漂亮答卷。而我们作为中大学子,要明白“生逢其时,肩负重任”,更要传承中大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用科学,技术和创新为我们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让世界看到我们的中国力量!
研究生党员 林烨欣
观看这次微党课,我再次感受到了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场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壮举取得了人类抗击传染病历史上的重大胜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仅是一场同病魔较量的集体斗争,更是一次全体中国人精神文明的集大展示、意志品质的集中锤炼、奋进状态的集合整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斗争中凝结升华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不畏艰险战“疫”到底的强大动力,更是我们无惧风浪、砥砺前行的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