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风雨历程——访罗允康教授
罗允康教授是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老教授,也是龙康侯教授多年合作的同事。这次龙公作为名师大家组的了解对象,我们志愿者们想到了去采访罗教授,而他也欣然允诺。来到学校西区的宿舍楼里时,罗教授早已按约好的做好了接受采访的准备。
罗教授是91年退休的,他是一位十分热情的老人,不停地招待我们志愿者吃东西,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他是一位十分健谈的人,总是笑容满面地回忆起以前的趣事。现在的罗教授虽然退休在家,但他喜欢出去走走,和邻里说一说话,和年轻的学生们交流交流,所以他也保持着年轻而有活力的心态。
回忆起当年的校园生活,罗教授也是深有感触。当年的老师和同学都热爱运动,在业余时间都是满田径场跑。在岭南大学做学生的时代和在中山大学做老师的时代他都喜欢运动,他还笑言自己如今硬朗的身体是在吃当年的老本。
罗教授虽然今年已83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谈到往事时亦很投入。罗教授1953年毕业于岭南大学,而后于1963年来到中山大学的研究所,在这里结识了龙康侯教授。也是在这一年,他们合作发表了第一篇论文《α—蒎烯1—甲基环己烯—【1】及大茴香脑与三氧化二氮的反应》。一开始做出来的产物很不稳定,然而经过努力,最终做出了稳定的白色结晶,虽然比起天然产物仍有很多不足,但已是一个重大突破。罗教授仍清楚地记得当时龙公对她说的一句话“老罗啊,你比我还要厉害!”回忆及此,罗教授也十分开心。
关于龙公为人,罗教授提到了两个词—随和与严格。这并不是对立的,这反而体现了龙公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和一个幽默的老师的多面性。龙公对数据的要求很严格,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要求如此,但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十分随和的人。据罗教授所说,龙公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平常也会讲一些笑话,开一些玩笑,这一些细节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了不一样的龙公。

罗允康校友跟同学交谈
作为知名化学家,龙公在文革时也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龙公当年曾受湖南军火处资助留学德国,因此曾赴瑞典学习制作火药方面的技术,没想到在文革中龙公也被卷入了两派争斗,当时的红旗派要龙公制作火药,龙公的一名学生在实验室研究火药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身亡。此事对龙公的打击很大,他也因此被扣上了罪名。再加上龙公和国民党以前的渊源,在文革中深受其害的。然而当我们问起文革前后龙公在待人接物上是否有什么变化时,罗教授很肯定地告诉我们—没有。龙公仍是那个严谨的学者,他在文革过后以最快的速度重拾纸笔,投入化学研究之中。
对于龙公没有能获得院士的称号,罗教授也觉得十分遗憾。他认为以龙公的学术成就和地位是该得此殊荣的。他提到了中大老校长黄焕秋先生的两件憾事一件就是没有坚持选龙公成为院士,可见当时龙公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已是耄耋之年的罗教授如此热情地接受我们的采访真的很令人感动,从他的言辞中我们也看到了多面的龙公,对龙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从罗教授那里了解到的不仅是作为学界泰斗的龙公,还有生活化的龙公,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学术热忱的龙公,罗教授独特的视角带给了我们很大的收获。

罗允康校友跟同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