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与笃行的人生——访77级校友黄沃林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盛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清早丰盛堂便有许许多多的粉红的身影在忙里忙外——今天,是化院77级校友毕业30周年的大日子。而今天,我们也将迎来第二位采访的校友,黄沃林学长。

 

四年中大——难忘那一份情

“我的父亲是中大的教授,因为这样我初中开始便在中大住,到中大读书是我从小的梦想……”1977年的夏天,结束了十年的动荡时光,黄沃林学长怀揣着曾经的梦想满怀兴奋地来到了中大。“记得当时很幸福很兴奋,像是憋了很多年的劲都要使出来,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把生活安排得很充实。”正是这样的如饥似渴造就了学长日后的成就。

“我觉得大学里同学们的友谊是最纯粹最真挚的。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当时是提前到国外留学,走的那一天,班里的同学一大早就从东区走到西区,天还没亮就到我家门口来给我送行,至今想起来都非常感动,好像画面就一直定格在那一刻。那汇总微笑、那种回收永远都是留在我记忆里最好的图画……”当聊起其大学的点点滴滴时,学长的脸上洋溢着怀念的笑容……也许正是有这样的中大、中大这样的一群人才有了学长们对于中大的深情厚谊。

 

三十载奋斗——笃行

离开中大之后,学长到了美国留学,凭着自己的不断耕耘,在博士后期间便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而如今有几个研发的药品都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其中一个抗凝药更是到了临床三期,许多公司都表达了合作意向。说到这一切的时候,学长总是免不了提到一个关键词——笃行,这样踏踏实实前进的精神也正是中大所带给他的宝贵财富——“中大的精神也体现在中大的历史上,那种坚忍不拔在孙中山先生建校、革命的艰难困苦中便可以体现。” 提及昔日大学时的科研经历,学长便如此感慨:“我记得,当时我学士论文的导师黄起鹏老师在我开始做实验之前便提醒过我‘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的认识就是每一步都要经得起推敲,用自己最好的能力来做。”正是潜移默化中被感染的笃行精神使得学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当时在研发一个药品的时候我需要从上万个化合物中逐个筛选,选出十几个之后又要尝试各种不同的合成方法,找到最具活性的化合物。”

作为一个化学人,说起科研自然会有千言万语。闲聊中,学长对即将投身学术的同学们又提了这样一个建议:“做科研最重要的也还是知识要扎实,不要有似懂非懂的情况,很多事情最好还是亲自操作。回国后有时就会觉得有些同学或者老师有囫囵吞枣的情况,比较浮躁,好像学了一点就觉得够了。”

 

多彩七十载——博学

    和学长的初次接触完全想象不出学长是老三届的学生,在国内本该到了退休年龄的他却有着异于常人的精力,阳光的笑容、爽朗的笑声——这样的学长会有着怎样的生活呢?“以前在学校我是棒球队的队员,而游泳也不错,大学时也热爱各种球类运动。我平时也喜欢跑跑步、游游泳什么的,正是这样才让我现在还有这么好的精力。本来在国内的话我应该也差不多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了,不过我觉得我现在还能继续努力,估计至少还要工作十年。”说到这里学长再一次开心地笑了。采访前的资料收集中我们还发现学长在声乐方面也颇有造诣,旅美期间还曾到同一首歌献唱。不仅如此,学长还曾与其他老师一同在中大的校庆上献唱,“我喜欢声乐就是因为声乐能够不断地给予我灵感与动力。”,学长表示,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让他有此状态:“我觉得人就得这样,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兴趣,对世界永远抱着一种探讨的精神,而且对很多事物要有一种浓厚的好奇心,这样的生活才会多彩。”而这也恰恰契合了学长所理解的中大精神,“中大精神,我觉得首先就是校训,要海纳百川。中大是一个综合性大学,学校可以给予我们很广阔的天地,而且中大的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这一点对我们尤其有益。我想,就算是大学毕业或者说是硕士毕业都是很初步的,只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多学点东西,像我现在也还是,成立了新公司之后就更需要学习,包括行业、管理、经济、政策、法律等等。”正因为这样的好奇心、这样一直不断学习,学长才能够在花甲之年仍回国创业,在本该退休的年龄继续工作、继续奋斗,丝毫不感倦怠,反而更显年轻!

博学与笃行的人生——访77级校友黄沃林

黄沃林学长近照

 

采访结束合影留念的时候,学长的博学一面再次展现出来——工作人员拍照之时有幸得到学长的指导进一步了解了相机的白平衡应用,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学长还是一位资深的摄影爱好者。不仅如此,学长还向我们展示了他几幅油画作品,同样也正是这时我们才发现学长在油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当忍不住赞叹了学长的博学之时,回应我们的却是这样平淡的一句:“也没有啦,我就是很爱学而已,算不上博学啦。而且知识像是海洋一样博大,置身其中永远都是学不到边的。”

中大博雅谦逊之精神应也大致如此吧……

 

博学与笃行的人生——访77级校友黄沃林

工作人员与黄沃林学长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