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化学缘,难忘中大情——访77级钟振声校友
序
他,既是实验室里严谨务实的科研工作者,又是课堂上最受学生欢迎的良师益友;他,既是充满魄力的教育者,也是重情重义的中大学长。他就是我们今天走访的化学系77级有机专业校友、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科学学院的副院长——钟振声学长。他以坚持为笔、汗水为墨,书写了毕业三十年科研与教育的篇章。
追忆往昔,难忘师恩同窗情
钟振声学长的少年恰逢文化大革命,动乱却没有湮灭他的大学梦。17岁的钟学长就开始在社会中历练,在学校当老师,上山下乡,在部队磨练,在工厂劳动,但是大学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有志者事竟成,凭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坚持的自学,1977年,钟振声学长考入了中山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成为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追忆在中大的求学时光,学长印象最深刻的一是老师,二是中大的学风,三是开阔的视野和博学。7月22日是化学系77级校友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虽然三十年过去了,不仅同学们对老师们印象深刻,而老师们也都记住这群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批学生,也是老师们从教以来印象最深刻的一届学生。学长回忆说“我做实验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蒸馏的时候,接冷凝管的时候,正确的应该是拿着冷凝管三分之一的部位接上去,有时候随手拿起来就接上去了,这就是一个不规整的动作。老师看到以后就拿起旁边一个东西来打我的手,他也没说什么,我马上就醒悟了。这真的是手把手教学。”老师不仅仅是教学,还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而这些深深影响到学长的教育工作。
经过书籍匮乏、知识禁锢的十年文革,进入中大的钟学长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求知若渴,他比喻当时的同学就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汲取知识。每一次上课都是做到最前排,死死地盯着老师,生怕遗留一点知识。没有任何英语基础,却因为课程需要学习英语知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从东区宿舍走到西区的教学楼晨读英语。为了分析未知化合物结构,在没有波谱设备,计算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连续三天三夜做实验只为得出化合物的结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老师或者感兴趣的课程,都会尽量抽时间去旁听,不仅仅局限于化学专业,也有中文系的课程等等。学长认为,中大的学风就是严谨,任何事情都是严谨地去做,求根问底,认真地做事情。中大给所有学子一个开阔视野的平台,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校训的“博学”。
三十年,中大的印迹
谈及在中大求学的四年时光,学长与我们分享了毕业最后晚餐的故事。三十年前毕业分配,是没有选择的。第二天就要毕业了,今天还不知道自己明天会在哪里,完全不知道。最后的晚餐,大家都喝酒,喝醉了,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大家明天会去哪里,可能会在云南,可能会去西藏。每个人都很揪心。到了第二天早上开大会,公布某某去哪里,发个报到证马上就走,有人笑,有人哭。钟学长毕业以后分配到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系,由此开始了在华南理工大学的三十年教育工作。
离开中大,来到华工,学长凭借着自己的坚持由零开始一点点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和教育成就。学长坦言这三十年来自己的科研与教育工作深受大学老师的影响,尤其是结构化学的施开良老师。结构化学课程给学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难度高,但是老师讲解调理非常清晰,每一节课都把上课要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逐个击破。如今,钟学长在华工的现代理论化学课程,每一年都是华工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最大的课室也是座无虚席,甚至过道门外都是听课的同学。学长认为,好的老师需要有好的教学方式,而大学的老师对他的教学影响无可取代。
中大精神,融入中大人的血脉
对于中大精神的理解,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钟学长概括两个方面:务实和竞争。毕业三十年,学长每年都会回到母校走走。中大在渐渐地变化,而唯一没有变的是中大的务实精神,并非夸夸其谈,而是脚踏实地的做事情。说到竞争,学长笑说:在宿舍里一个人晚上十一点睡,另一个一定要十一点零五分再睡,一定要争分夺秒,比你多学。而这种竞争的精神不仅仅在学习中,更延伸到文体活动中。学长自豪地跟我们分享当年化学系的文艺汇演,有机专业倾情表演的西班牙舞击败其他院系获得了当时文艺汇演的第一名;除此以外,在大部分人对棒球都不了解的七十年代,化学系组成的棒球队赢得了广州棒球公开赛的第一名。永远都要争第一的竞争精神,在学长身上也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三十年前来到华工,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科研和学术,永不言败的竞争精神和坚持成就了今天的钟学长。
寄语今朝,翘首未来
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而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大学生处于浮躁的状态。对于当代大学生,钟学长也谈了他的期望。学长认为人要上善若水,把自己摆到最低的位置,正如毛主席语录所说“谦虚使人进步”。就像是化工中的配方实验,实验的技巧、制作工艺、原料添加顺序、添加速度、反应的温度等等都会影响到实验的最终结果,而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为人要谦逊,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一个人成功,除了自己,还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钟学长还说,即使是路边的乞丐也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多少人轻生放弃生命,而乞丐要饭吃没饭吃,要衣服没衣穿,要工作没工作,要尊严没尊严,但是他还顽强地活着,那还有什么过不了的坎?所以,只有尽量的放低自己,才能从每个人身上得到知识,学到东西。
中大即将迎来她九十岁的生日,而钟学长对中大也寄予了深深的祝福。学长祝福老师健康长寿,中大学子努力学习、发扬光大中大精神。除此以外,需要坚持中大的校风和传统,传承中大精神,千万不要邯郸学步,丢掉内在的精神力量。
后记
采访结束以后,钟学长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实验室,也为我们讲解了他的科研项目。此次走访,我受益匪浅,学长的一席寄语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做人要上善若水,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为人要谦逊,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毕业三十年,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印迹,但是中大精神已经融入了一代代中大人的血液,不断传承,不断发展。

采访结束后钟振声学长与队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