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奋斗轨迹——访78级陈迅雷校友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结缘中大,挥洒热血的青春

受“文革”结束后建设“四个现代化”热潮的影响,对知识的崇拜使得数理化的专业较为热门。陈学长就在那时选择了中山大学的高分子专业。

回忆起大学四年的时光,学长脸上是满满的笑容。刻苦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朴实无华的老师都深深地印在学长的脑海中。

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陈学长认为,中大的老师都有一种气度和特质,就是朴实无华,润物细无声。大学四年是埋在书堆里汲取知识的四年,学长对当年排长队进入图书馆和为了能和老师近距离交流而占位坐前排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渴求。

除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外,陈学长还擅长书法,他的作品曾经登载于中山大学校报。同时,学长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跳远,田径,篮球都是他的强项。学长还跟我们提到他当年的两件趣事。有一年的五一节,他手里攥着一毛钱去看广美的画展,坐公交去花了6分钱,结果画展门票需要5分钱,最后只能带着遗憾走路回来了。那时候虽然很穷但是觉得生活很充实。1981年世界杯外围赛,中国足球队以30大胜科威特。为了庆祝这场胜利,中山大学的学生在校园里游行,陈学长也在队伍之中。 “我们从东区走到中区,又走到教师所在的西区。当时园林科收集了很多干葵叶,准备第二天卖掉,结果被我们拿来做了火把。上千人都在喊口号,唱国歌,火把熊熊燃烧,非常壮观。” 回忆起那时的情况,学长豪情不减当年。他告诉我们,当他每一次走进母校中大都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

大学四年是塑造一个人的四年。陈学长特别跟我们分享了他的感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学到一种理科的逻辑思维方法,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做人做事的严谨态度。

 

坎坷创业,环保企业发展迅速

陈学长曾在汕头塑料工业公司生产科工作两年,后来转入经济与外贸行业,在07年初创建广州保得亮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回首创业过程,学长跟我们分享了他创业成功的经验。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万事开头难”。在公司成立的初期,作为总经理的学长要亲自出去跑客户,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但是学长从不放弃。一开始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公司更是出现块损的危机。风雨之后总是彩虹,凭着对事业的执著以及人们对环保产品的重视,公司产品的良好性价比和对客户需求的优质服务,公司渐渐上了轨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寻访的最后,陈迅雷学长以一句“祝中大越来越好”表达了他近四十年并将不断延续的中大情。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奋斗轨迹——访78级陈迅雷校友

采访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