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情,拳拳中大心——访78级校友张弛
炎炎夏日, 78级校友再次相聚中大,作为志愿者的我们见证了那份青春已逝但是豪迈不减,时光已逝但感情永在的情怀。借此机遇,我们很荣幸地采访到了张驰校友。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位为同学聚会上撰写抒情打油诗和主持风格别树一帜的博学多才的张驰校友,我们心情都有点小激动。
那些年,我们一起奋斗过的青春
谈起当年的中大生活,学长记忆犹新,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作为文革后能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第一批学子,学长那代人对知识有种强烈的渴求。班里同学的勤奋和团结给学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吃饭时间,同学们也是一边打饭一边背英语单词。班里同学年龄相差大,年龄大的有30多岁,年龄小的15岁左右,年龄大的社会经验足,带动小的一起努力,大家都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班里面的学习氛围特别好。同在中大校园,大家不仅仅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也是相亲相爱。每天早上,大家一起相互鼓励跑步锻炼身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粮票和面票都很珍贵,但是同学们自动自觉将那些用不完的面票留给安徽郎口县较贫穷的同班同学,一班人感情非常深厚。
30年科研路,为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谈起学长的30年科研路,学长眼中的那种坚定和岁月沉淀下来的踏实感令人动容。虽然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化学科学院荣誉研究员、西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兼职教授的学长,没有一点自傲情绪。作为那个时代的人打上的特殊烙印,学长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荣幸,并没有很多功利性的目标。虽然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了30年,但是学长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对于他来说,他只是一步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但是作为过来人,学长对准备走科研道路的学弟学妹提出了的一些建议。他提到,成功都是有原因的。走科研这条路的人首先一定要热爱科研,一件事没有兴趣是不会做得好的。其次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定力在一个问题上钻研不放弃的精神,特别是科研这条路,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出成果。同时,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创造力也很重要。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主动动手去做实验的精神,那就能在重复别人的老路子,不会有属于自己的科研成就的。
中山大学,那个魂牵梦绕之地
中大的老师素以博学多才闻名。对于学长而言,中山大学的老师不仅仅是教书,那种育人的态度更是令人动容。在昨天的30年的聚会上,学长坦言见到当年的老师时心情非常激动。老师们不是为哪个同学当了大官而来,而是为了这帮他们曾经带过的孩子而来,那种朴素的师生关系让学长感慨万千。
聊起昨日同学聚会上他自己原创的打油诗,学长作为学者的严谨和中大人的细致又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临时接受主持任务,学长怀着将每件事做到最好的态度,花了三个小时创作和修改才诞生那首表达他们当年师生,同学之间深厚感情的打油诗。学长坦言,他的诗也许不是最押韵,最优美的诗,但是感情一定是最真挚。说到创作时涌上心头的一段段往事,学长露出了温暖的微笑,那种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那种深厚感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对于中大精神,学长提出了他个人的独特见解。中大人特别能够吃苦,追求事业却不张扬。这就决定了中大的人底蕴特别足,后劲力量和发展潜力很大。同时,中大人还特别朴实。他们没有不切实际的目标,非常脚踏实地,是名符其实的笃行者。
化学,造福人类的科学
再次回到中大,学长十分感慨化学院的发展,无论是科研经费还是作为硬件的设备的发展,还是学术论文上的成就,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谈到社会上出现的毒奶粉对化学的负面影响的问题,学长精辟地提出了问题的关键:错不在化学,而是某些不法分子为了经济利益将化学利用在了不适当的位置上。就像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明的目的不是用来造原子弹的。化学不是污染的代名词。化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是人类科学中的最基本科学之一。
针对现在化学院学生比较迷茫的问题,学长提出了他的建议。大学是一个特别能塑造人的地方,要相信时间沉淀的力量。虽然现在的学习比较辛苦。但是人生总会有黑暗期。人与人的区别就是在是否能在黑暗期中蜕变。最后,学长提出了他对学弟学妹的忠告:无论做什么事,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相信中大的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采访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