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0级新生调查分析报告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珠海校区化院迎新调研报告(学习部分)
大学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学习好专业知识,是同学们日后无论是就业、读研,还是出国深造和考取公务员的重要基础。而且另一方面,对于学校来说,抓好学习,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员参与日后的研究,研究出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
为了了解同学初入学学习方面的心态,迎新调研组在9月8日晚进行迎新调查问卷派发的工作,并在9月10号回收完毕,且在国庆假期内进行了问卷统计和数据处理。
 
一、        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1)       是学校的声誉和个人对化学的喜爱吸引新生们进入化院的。中山大学是岭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名校,进入了中大后,新生们心中充满了荣誉感。因为学校声誉好而进入中大化院的新生有35.2%;选择化院,选择化学,是很多化院人的幸福,有41.4%的同学就个人兴趣而加入化院。
(2)       不满意本专业的人仍有存在。在回收到的321份问卷中,有27位同学觉得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日后也有可能增长。
(3)       大部分同学都想争取奖学金。调查数据显示,有70%的同学都想在大一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争取奖学金。新生们心态良好,形势大好,大家刚入学都干劲十足,值得鼓励,但是居安思危的,这其中也有需要处理的问题。
(4)       课外学习的热门是外语和电脑知识。这两个都是热门知识,分别有63.9%和63.8%的同学对此感兴趣。
(5)       读研、双学位和辅修等同学们急需了解。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同学在本科毕业之后想要读研,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对双专业不了解,而这两个问题大一就需要好好地思考了。
 
二、        引导新生的对策和建议。
(1)       辅导员老师多与对本专业并不满意的同学交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也许会影响到一位同学的一生,校方应该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了解他们不喜欢本专业原因,可能是对就业迷惑的,可以给一些关于就业的建议;如果是真的不喜欢化学的,可以推荐他们进入别的学院等等。
(2)       关于同学们拿奖学金和绩点问题的引导。我们要引导好三种人,一种是没有准备争取奖学金的同学,不要让他们荒废学习,在大一迷失了方向;一种是有实力争取奖学金的人,给一些拿奖学金的要求指引他们;第三种是到最后评不上奖学金的人,别让他们自暴自弃。另外,还要让他们了解到绩点被不代表一切,要全面发展。
(3)      除了举办化学类的讲座外,团学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学、外语和电脑知识的培训、论坛或讲座。
(4)       多提供读研、双学位和辅修方面的信息,举办一些讲座论坛等等,让同学们在大一就可以开始做好准备,在这条道路上走好。[NextPage]
珠海校区化院迎新调研报告(社团部分)
社团就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组织。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社团,在大一加入社团是绝大部分新生都会考虑的问题。
为了让10师弟师妹大学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结识到更多的朋友,学习到一定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打杂”能力,引导他们怎样选择社团,正确地融入社团生活,迎新调研组在9月8日晚进行迎新调查问卷派发的工作,并在9月10号回收完毕,且在国庆假期内进行了问卷统计和数据处理。
 
一、        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1)              新生对社团热度较低。一开学便是团学宣心联合举办的一场精彩的宣讲会,让他们初步了解一下这一新鲜的事物,希望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团学宣心招新后,竟然发现今年的报名参加化学组织的人比往年明显要少。虽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96%的新生都想加入社团,但是经对部分新生的询问后发现有部分人是对团学宣心不感兴趣,有部分人是对自己信心不足而打退堂鼓的。
(2)              能认清社团的利与弊,适度进入社团。调查数据显示,77%的新生认为加入一到两个社团就足够了。这是一个健康而均衡的想法,在大学期间不加入社团生活肯定会留下一段遗憾,但加入太多社团必然会影响到学习。而加入一到两个社团既不影响学习又能学到交际能力,正是一个双赢的均衡点。另外,59%的同学相信学习和社团两不误,这些都是正确的心态。
(3)              同学们热衷学术类活动居多。调查数据显示,想要参加学术性讲座论坛和人生经验类论坛的同学都约占55%,想要参加系所交流会和实验技能比赛的同学约占48%。这些都是化院的品牌学术类活动,刚刚入学同学们对此已经热情高涨了。
(4)              普遍新生急需培养交际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新生们想要提升的个人能力中,想要提高交际能力的占60%,提高组织活动能力的占36%。高中主要是文化课,新生缺乏社会经验,所以普遍想在大学里面培养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        引导新生的对策和建议。
(1)       鼓励新生进入在大学期间进入两到三个社团。大学社团可粗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业活动类的,团学宣、职协等等;第二类是兴趣类的,篮协、棋协、天文协会等等;第三类是公益社团,绿青、爱盟、绿叶社等等;三种社团各加入一个为宜。因为第一,加入一个实业类的,重点培养一下自己的能力;第二,加入一个兴趣类的,结识朋友,发挥一下特长;最后再加入一个公益类的,感受一下大学生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百团大战爆发即将爆发,希望社会工作类的导师们多给新生们选择社团的建议,和提供一些面试的技巧,不要让新生们选错了社团,留下一段永恒的遗憾。
(2)       团学把这学年的学术类活动办得更加有声有色。上面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对此类活动并不缺乏兴趣,所以团学要做的是要把这种兴趣维持下来。建议团学多了解同学们对于学术感兴趣的方向,感兴趣的原因,感兴趣的老师,这会对举办学术类活动很有帮助。
(3)       着重培养新生的交际能力。一方面是新生的需求,一方面也是社团的需要。这个应该从简单的方式开始,多进行聚餐活动,部长多与干事沟通交流,在社团内部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着重提高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辨析力和对人心理的洞察力,这对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NextPage]
珠海校区化院迎新调研报告(生活部分)
衣食住行,新的环境,新的气候,新的生活,尽快适应新生活,就能尽快稳定心态,投入到工作于大学学习当中。
为了初步了解新生的生活作息状况,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迎新调研组在9月8日晚进行迎新调查问卷派发的工作,并在9月10号回收完毕,且在国庆假期内进行了问卷统计和数据处理。
 
一、        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一)   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有了住宿的经验。接近70%的同学都曾经住过宿,对宿舍生活的适应表示压力不大。
(二)   新生作息时间普遍比较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四分之三以上的同学都愿意在12点之前睡觉,而且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认为未睡同学对自己的影响不大。12点睡,早上7点起床,中午再睡一个小时,一天一共八小时的睡眠,就足够了。
(三)   新生报到流程满意度:18.0%非常满意,58.6%表示满意,18.0%表示一般满意,3人表示不满意,希望下一届尽力把工作办好。
(四)   班级出游最多人愿意去的是风景区和海滩,其次是素拓基地和游乐场,价格在40-60元为合适。
 
二、        引导新生的对策和建议。
(一)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十二点之前睡,七点半前起床,中午睡一小时。拒绝通宵,无论是什么理由,打机通宵,工作通宵,学习通宵都是不对的。今天的作业今天做,今天的工作今天做,打机要适度,才不会出现通宵的。
(二)   师兄师姐提供一下班级游的路线给师弟师妹,最好还可以大一大二一起去。班级游的目标不仅仅是玩,更多的能培养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所以班级游大家也应该重视起来。[NextPage]
珠海校区化院迎新调研报告(心理部分)
          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快融入大学生活,才能铸就精彩的人生。
为了了解化院10级新生的心理状态,满足新生们的心理需求,迎新调研组在9月8日晚进行迎新调查问卷派发的工作,并在9月10号回收完毕,且在国庆假期内进行了问卷统计和数据处理,并准备将调研的结果交给化院的绿色心理咨询中心。
 
一、        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1)       普遍新生心理状态良好。其中三个方面可以说明这一点,第一,只有33.0%的人觉得对新环境焦虑不安,而且经观察,很多师弟师妹仅仅在开学的时候紧张,而现在已经渐渐融进大学生活了;第二,超过3/4的同学都认为自己情绪波动不大;第三,有79.8%的同学心情不好时,会主动寻找父母朋友倾述或寻求其他方式宣泄,不会闷在心里。第四,认为自己外向的同学约占50%左右,认为自己外向的有40%。
(2)       师生交流比较薄弱。在学校里面,老师往往是自己最好的帮手,但是在调查中只有2%的人遇到困难时会优先咨询老师。
(3)       关于心理班会。调查数据显示,有58.9%的同学认为一学期举办2到3次心理班会比较合适,在心理班会中应该以互相加深认识和玩游戏为主,表演节目和展示班级风貌为辅。
 
二、        引导新生的对策和建议。
(1)       学院应该组织好心理委员的工作。心理委员除了组织心理班会外,还应该深入基层民众,和班长团支书一起观察班级里的心理状态异常的同学,及时给予引导,严重者还要告诉辅导员老师,商讨解决的对策。
(2)       师生之间应该增强交流。希望老师们多点在课前课后跟同学们聊一下,就像巢晖老师那样,除了化学外,还可以咨询生活和见闻等等,增大同学对老师的信任感。学生本身也要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一般是愿意的。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有利于改善同学们的心理状态,还对老师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3)       关于心理班会的举办形式。每学期的心理班会要保持2次以上,活动形式由班委自行决定,也可以参考本调研数据来选择。最好还能由团学心组织举办评选最佳心理班会等形式,或者由学院提供一定资金补贴,来鼓励心理班会的进行,提高心理班会的质量,更好地起到团结班集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