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勤能补拙,歌声气势磅礴——“星海合唱”第六、七次排练有感
2012年4月20日,暴雨还在肆虐,虽昨晚才排练,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们今天临时安排了一场。为了犒劳大家,我们的负责人一如往常,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布置场地,还准备了新鲜的水果。晚上七点,大约三分之二的合唱团员到场了,其余的同学抽不出时间参加本次排练,他们表示会在私下里补习今晚的排练内容。
今晚的排练一开始并不顺,一来没有周老师的指导,二来丰盛堂A101教室也没有钢琴,队员们的心情似乎有些不安。这个时候,一声清脆的钢琴键音在教室响起,是指挥赵天琪用IPAD的钢琴软件弹出来的声音。有了这个,同学们的发声练习顺利结束,所有在场的同学已然做好准备,充满自信地投入到今晚的排练。
赵天骐指挥的英俊站姿
在今天排练之前,考虑到排练时间和曲目难度,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地决定——更换另一首参赛曲目《黄河船夫曲》为《共青团员之歌》。伽里契作词、谢多伊作曲的《共青团员之歌》创作于卫国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苏联歌曲之一。这首歌的旋律已经为我们大部分所熟悉,可以减小我们排练的难度。虽然刚开始同学们都不大能接受,但在对比两首曲目之后,同学们都非常支持这个决定,觉得《共青团员之歌》和《满江红》两首曲子对比鲜明,非常有意思。
发声练习结束后,我们四个声部和了三遍的《满江红》,发现各个声部还是在细节上没有能掌握到位。于是声部长和指挥商量后,决定还是各个声部先练习,而且还是逐位同学地单独检验和指导。尤其是女低音部长,不辞劳苦地一遍又一遍帮助各位同学试唱,纠正她们的发音,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确保声部的每一位成员都唱准了。
队员们埋头试唱
时间过得很快,在各个声部练习结束后,我们没顾得上休息四个声部又和到一起练习,这一次效果明显地提升,指挥同学也很欣慰。在剩下的半个小时里,我们开始学习新曲目《共青团员之歌》,赵天琪同学先给我们播放了两遍《共青团员之歌》的合唱视频,让我们跟着哼唱,进一步地熟悉了这首歌。紧接着,我们进行歌曲的学习,但由于时间已晚,我们只能粗糙地合了一遍。
2012-4-21号,晚上7点,合唱队员齐聚在理工学院讲学厅,开始了“星海合唱”的第七次训练。由于比赛的接近,我们加紧了练习的脚步,连续三天晚上的练习,队员们都显得有些疲累,但大部分队员还是在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和实验之后,早早来到了讲学厅。
在钢琴伴奏下,指导带领同学们完成了基本的发声练习之后,我们把《满江红》练习了几遍,归功于前几次的辛苦练习,同学们在细节部分还是注意到了,排练的效果比以往都要好了很多。考虑到排练进度,我们接着进入了主题——练习《共青团员之歌》。
赵天骐同学带领队员练习共青团员之歌
排练过程还算顺利和轻松的,大部分同学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的旋律。在钢琴伴奏下,指挥对我们的音准进行校正。一番指点完毕,各个声部长把自己的组员分别带到角落,单独进行练习。一个小时下来,男女声部都找到音准,排练效果渐渐显著。
队员们认真练唱的场景
感谢星海合唱把我们召集在一起,让我们在激昂、悲壮的歌声中结识。在多次排练中,化院学子们的心也慢慢地聚拢在一起,集体的氛围逐渐地融化着我们。感谢所有同学和老师为学院做出的努力和奉献,同学们,你们辛苦了;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