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届雏鹰计划(原院内“挑战杯”) 学术科研竞赛参赛名单公布
2012年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届雏鹰计划(原院内“挑战杯”)学术科研竞赛于4月15日正式开始报名, 5月5日报名截止,得到了化学学院的同学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有22只队伍50人参赛。现将2012年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届雏鹰计划(原院内“挑战杯”)学术科研竞赛参赛名单公布如下:
|
编号 |
项目类型 |
参赛作者 |
参赛题目 |
指导老师 |
年级 |
|
1 |
个人 |
陈活康 |
《叔胺型光引发碱增殖光固化体系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杨建文 副教授 |
09 |
|
2 |
个人 |
郜小萌 |
《硫化锆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 |
匡代彬 教授 |
09 |
|
3 |
个人 |
廖矿标 |
《手性双铑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质的研究》 |
张 利 副教授 |
09 |
|
4 |
个人 |
邓 正 |
《合成具有pH敏感性的多糖材料》 |
杨立群 副教授 |
09 |
|
5 |
个人 |
陈思宇 |
《棉纤维的接枝改性及其在温室气体捕集中的应用研究》 |
陈水挟 教授 |
10 |
|
6 |
个人 |
倪晨晨 |
《白光LED稀土发光材料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 |
王 静 副教授 |
10 |
|
7 |
个人 |
张乐思* 周朗君 |
《食品中吊白块的检测方法研究》 |
李攻科 教授 |
10 |
|
8 |
个人 |
钟 正 |
《Fenton氧化TCEP降解机制研究》 |
曾 锋 教授 |
10 |
|
9 |
个人 |
李文君 |
《水相铜催化合成苯并咪唑[1,2-a]异喹啉类化合物》 |
万一千 副教授 |
11 |
|
10 |
个人 |
陈志伟 |
《一种潜在LED用红色荧光粉K2SiF6:Mn4+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学性能探究》 |
王 静 副教授 |
11 |
|
11 |
团体 |
于明浩*、李 伟 |
《基于一维MnO2纳米材料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及组装》 |
童叶翔 教授 |
08 |
|
12 |
团体 |
曹智明*、李耀珽 |
《放线菌素的分离及改造》 |
刘 岚 副教授 |
09 |
|
13 |
团体 |
林少娥*、刘昭明 |
《海洋真菌活性化合物防治稻瘟病的研究》 |
佘志刚 教授 |
09 |
|
14 |
团体 |
周知玄*、卓佳如 |
《多羟基二苯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马 林 教授 |
09 |
|
15 |
团体 |
黄金生*、穆舸、卢城炜(10级) |
《新型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
杨洋溢 副教授 |
09 |
|
16 |
团体 |
林笃安*、欧阳雨、罗刚毅、夏泽铭、黎淑贞 |
《设计与合成用于鉴别地沟油的超分子探针》 |
姜 隆 副教授 |
09 |
|
17 |
团体 |
潘思辰*、李润志、刘广超、钟培源 |
《CoO/Ag/CoO三明治层状结构纳米管阵列的可控合成及其超级电容器组装》 |
李高仁 教授 |
09 |
|
18 |
团体 |
夏菲菲*、伍淑韵、张顺沛、丘国力 |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掺杂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陈六平 教授 |
09 |
|
19 |
团体 |
卢志宏*、林霄峰、陈活康、张天祥 |
《链式缩聚法合成可控结构超支化聚合物》 |
梁 晖 副教授 |
09 |
|
20 |
团体 |
金文兵*、王嘉蔚 |
《过渡金属催化碳-杂偶联反应的研究》 |
万一千 副教授 |
10 |
|
21 |
团体 |
王永根*、邹玉伟、邓立志 |
《具有AIE效应的咔唑基吡喃型衍生物单体及聚合物研究》 |
池振国 副教授 |
10 |
|
22 |
团体 |
刘 凯*、谢杰豪、谭明辉、伍腾芳 |
《超高导热金属铝核芯基板的设计及应用》 |
崔国峰 副教授 |
10 |
|
23 |
团体 |
施华韵(11级)*、李昱昊(09级)、冯文娟(10级)、孙 璐(10级) |
《含酰胺基团的金炔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赵修毅 副教授 |
11 |
说明:编号仅为统计方便随机编排;参赛作者带“*”为团队组长。
如果对上述参赛者的名单有任何疑问和异议,请与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届雏鹰计划(原院内“挑战杯”)学术科研竞赛参赛委员会联系和反映。
联系人:李同学(常委)13512737146; 邓同学(学术部部长)13512736632
预祝参加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届雏鹰计划(原院内“挑战杯”)学术科研竞赛的同学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挑战因您更精彩!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届雏鹰计划(原院内“挑战杯”)组委会
二零一二年五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