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信自豪的中大人——我院学生代表热议2016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3月1日,学校在广州南校区召开中山大学2016年春季工作会议,我院有20余名学生代参会。会议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主题,由教育部评估中心吴岩主任作了《新理念、新标准、新文化,引领高水平大学进入发展快车道》的专题报告,黎孟枫副校长作《人才培养工作报告》,罗俊校长发表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专题讲话。
参会的同学们表示,会议信息量大,传达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清晰定位,振奋人心。有同学认为,会上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校长关于人才的标准和定位,找工作不应该成为中大本科生的目标,通过继续深造成为学术和行业的帅才,为国家民族大义贡献力量才是中大学生的实名。有同学认为,作为中大学子,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更高,想清楚究竟该做什么,自强自省,找到属于中大人的自信。
参会同学对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充满希冀。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政策:赞同教师评价主要与教学效果和水平挂钩,学生评教仅作为参考,学校派出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进行管理和评价,并督促老师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和要求同学,让同学们真正有所收获;赞同计划推行的研究生3+1政策,认为这个举措很有帮助,并希望能把大四进行的研究生课程在更大的范围推广,让有能力、有意愿的同学都可以选读这些课程;赞同公共必修课考教分离,统一教学标注,消除人为差异;赞同重新梳理专业设置,设置更鲜明的脸谱化课程,强调专业间的差异。
也有一些同学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如:为鼓励和支持留学,应开设更加高质量的英语课程,也可考虑在大学英语的基础上额外开设选修的高难度英语课程,满足有意愿留学同学的需求;在注重体育锻炼的同时,希望学校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方便、自由、低成本地使用学校的球场等体育设施;通过建设学生评论员队伍,让学生有更多发声的机会等。
在罗俊校长“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方针的指导下,去年我院组织了学生骨干开展了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方案研讨会,旨在优化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促进学生主动认识成长发展定位,改进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这项学生提案模式的开启,为我院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切入角度。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培养者的参与,更需要被培养者的反馈与互动,明确学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份中大人特有的自信与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