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30日 杨尚东、阳华、闫海龙教授学术报告
主题
报告一:有机膦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杨尚东 教授,兰州大学)
报告二:Developing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Processes for Introducing N- and F-Containing Scaffolds(阳华 教授,中南大学)
报告三:联烯醌化学 (闫海龙 教授,重庆大学)
活动地址 东校园化材楼B301
活动时间 2023年05月30日 下午 2:30 - 6:00
报告人简介:
杨尚东教授:兰州大学萃英三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有机化学六所所长。1997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2006年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6至2007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至200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4月起受聘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2015年获得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奖。2020年获得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导师奖。2014年开始担任«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 2020年开始担任“Green Synthesis & Catslysis" 期刊编委。目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在研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国际地区重大合作项目1项及其他科研项目3项;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引用率总计达1600多次,研究兴趣目前主要集中在有机磷化学和不对称C-H键活化方法学研究。
阳华 教授:中南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升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组成员。先后于四川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并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6至2011年,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并随后被提升为助理研究员独立开展研究工作;2011年进入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省级重点项目1项;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和有机催化方面的研究,重点在复杂手性药物分子的合成与改性、手性催化剂和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绿色化学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知名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并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商品化个人催化剂 — HUA CAT,通过美国Sigma公司在全球销售。
闫海龙 教授: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博士毕业于韩国成均馆大学,师从韩国著名化学家Choong Eui Song教授,从事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方向的研究工作;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赵宇教授,从事不对称过渡金属催化方向的研究工作;2013年进入重庆大学药学院任课题组组长,独立开展科研工作,主要从事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方向的研究;迄今为止,已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