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北京大学侯仰龙教授学术报告

磁性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及多功能调控

主题
磁性纳米材料的化学制备及多功能调控
活动地址
丰盛堂A304
活动时间
-

 

报告摘要       

磁性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独特的物理效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理解纳米磁性材料的基本行为和发展相关的潜在应用,各种制备路线探索生产MNMs所需的特性和结构,其中化学合成过程,特别是高温有机液相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MNMs可以调谐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前体,表面活性剂,溶剂,反应温度或时间、保护气氛等。在这次演讲中,我们首先介绍高温有机液相法的基本原理,和现在MNMs合成各种的最近进展,包括单组分纳米结构(如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碳化物)和多组分纳米结构(异质结构和交换耦合纳米磁体)。特别是后者不仅保留了单个组分的固有功能,而且还具有界面耦合、提高磁性、光学或催化性能的协同性能。然后我们将讨论MNMs在生物医学和催化中的多功能调控作用。除传统的MNMs外,Fe3O4是一种典型的铁碳化物,具有多种功能。碳化铁NPs具有良好的磁性,可作为磁共振T2加权成像和光声成像(PAI)的代用剂,甚至在近红外照射下进行光热治疗(PTT),有效消融肿瘤。为了提高抗癌药物阿霉素的治疗效果,将抗癌药物阿霉素加入到牛血清白蛋白包被的碳化铁NPs中,结合PTT和化疗。这种纳米平台可以响应近红外和酸性环境,并表现出爆发性药物释放。另一方面,Fe5C2 NPs在Fischer - Tropsch合成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无论在效率还是选择性上都是如此。综述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制备,并对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和纳米催化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简介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多功能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纳米生物医学与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研究。发展了单分散磁性纳米材料的通用制备方法,探索了磁性纳米颗粒在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应用;设计制备了若干纳米结构杂化材料用于高性能的锂电池电极等。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引用17400余次,H因子69。申请专利14项,授权12项。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北京茅以升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先后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2018, 2019)。在国际和各类双边会议上作大会或分会邀请报告50余次。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等。现任Rare Metals副主编,Advanced ScienceScience China Materials等期刊编委,中国化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腾讯会议 会议ID:493 822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