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郑安民研究员学术报告
分子筛限域催化机制的固体核磁共振 实验和理论研究
发布日期:2018-12-07
主题
分子筛限域催化机制的固体核磁共振 实验和理论研究
活动地址
丰盛堂芙兰学术中心A402
活动时间
-
报告摘要:
分子筛是一类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固体酸催化剂,其限域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分子筛的表观酸强度和催化反应性能。报告人在前期工作中将固体核磁共振实验并结合理论计算,确定了固体酸催化剂的酸强度与吸附在酸性位上探针分子的NMR化学位移之间的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套利用探针分子的化学位移实验观测值来定量测量固体催化剂酸强度的NMR标尺,实现了酸强度从传统的“定性测量”到“定量测量”,解决了固体催化剂酸强度测量的难题。同时,以典型的石油化工催化反应为例子,确定了酸强度和孔道特性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分子筛限域催化与传统催化反应的“同”与“不同”。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创新群体”负责人。先后获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 (2014),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5)。主要从事固体酸催化材料的结构和反应活性的固体NMR实验和多尺度理论模拟研究。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Chem. Sci., ACS Cata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基于在固体酸材料表征和催化方面的积累,为Chem. Rev. (2017), Acc. Chem. Res.(2016), Annual Reports on NMR Spectroscopy (2014)等撰写了多篇专题论文和综述文章,介绍了催化材料的酸性NMR表征和反应机理理论计算领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