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院士学术报告

摩擦润滑的科学与技术

主题
摩擦润滑的科学与技术
活动地址
芙兰学术中心 A403
活动时间
-

报告摘要:

“摩擦润滑的科学与技术”主要从下述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摩擦的本质及润滑的作用机制,通过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摩擦的有效调控,提出降低摩擦和磨损的更有效方法。二是需要深刻认识苛刻环境条件下润滑抗磨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在使役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发展极端环境工况下润滑抗磨的新原理及摩擦磨损控制方法,以满足高技术装备的性能和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需求。三是利用层状材料如碳薄膜、石墨烯以及软物质材料如生物大分子、水凝胶等探索获得超低摩擦的原理和方法,发展适合工程化的材料技术;该领域的突破极有可能大大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对核心润滑抗磨技术及高端产品的开发,尽快实现高端润滑油脂及先进固体润滑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应用。

报告人简介:

刘维民,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入选亚太材料科学院(APAM-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院士,2016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00-2018年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2012年担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目前兼任Tribology International共同主编(Editor),《摩擦学学报》常务副主编,Advanc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杂志编委会委员。与团队成员合作,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或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4项为第一获奖人)。取得授权(含合作)发明专利100多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合作发表重要论文600多篇,被引用2.6万余次;编著出版《齿轮传动润滑材料》等3部中文专著,参与撰写4部英文专著。曾担任“神舟七号飞船固体润滑材料空间环境实验”项目及科技部润滑材料领域2个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得(中国)摩擦学最高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