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一根头发可知健康?-(请教李攻科教授)
测试一根头发可知健康?
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被怀疑在儿童微量元素测试中造假。儿童健康测试备受关注
记者 丘文敏
近日,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被怀疑在儿童微量元素测试中造假的事件,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
到底微量元素测试是怎么一个过程?在学术界争辩已久的发铅测试和血铅测试那个更加可靠?记者为此采访了广州市儿童医院,并请教了中山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攻科教授。
前期处理是关键
记者在广州市儿童医院了解到,儿童医院早已淘汰了发铅测试,而是采用血铅测试这种公认测试比较准确的方法。
发铅测试是从人的头发中收集测试的样本,经过清洗(除去头发的脂肪和一些环境污染物)、干燥、硝化(用一定比例的硝酸进行氧化)、萃取、稀释等前期工序、才上机测试,得出测试的数据。这种方法前期处理的时间较长,占整个测试时间的2/3。
而血铅测试的样品则来自血液,首先要清洗采样的皮肤,再进行穿刺和采样,然后上机测试。 与发铅测试相比,血铅测试更为直接精确和简便。
李攻科教授介绍说,虽然发铅测定因其受外界污染的影响因素过多,目前尚无一种样本预处理的方法能区分头发上铅的来源到底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在前期处理中,头发样本清洗选择什么样的溶液很关键,清洗不彻底留有环境污染物,清洗太彻底很有可能将样本自身的内源性铅洗去。另外烘干等操作步骤人为的控制和技术至关重要,工序越繁琐,测试结果的误差可能越大。
跟踪测试才全面
现时,很多家长通过一张可信度还值得商榷的微量元素测试单,去判断子女的健康状况,并为此而焦虑是没有必要的。据儿童医院的医生透露,从医学上来说,现在广州市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或者超标的情况并不严重,特别严重的更是少见,儿童的总体健康水平是良好的。
李攻科教授建议,人们应该考虑采用跟踪采样测试,建立自己或者子女的微量元素健康档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微量元素测试和备案,并结合血液、尿液等身体各项指标,综合判断健康的发展变化。
未来,仪器直接接触人体
现在的分析化学领域正在大力研究“原位分析”和“瞬时分析”等前沿理论。未来,人们能通过某种简便快捷的仪器直接接触人体,就马上得出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数据。这种仪器就类似现在已经研发出的碰一下小孩子的耳坠就能知道体温的“原位体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