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湘的财富意义(上):有一种相信是缘份
【导语】
讲述财富故事,追寻财富品质,大家好,我是卢笛。我们财富故事开播以来,介绍的大小人物上了三位数,这些人的资产动辄几十亿,少的也有个千万身价,但是估计没有哪一个挣钱有今天介绍的这位老兄来得爽快,同样也没有这位老兄花钱爽快,他做的是一槌子买卖,一槌之下,少则几十万,动辄几百万真金白银纳入腰包,不过他也很会花钱,他说自己除了买米的钱,把全部家当都花掉了,到底这个人是如何轻松赚钱又轻易花钱的,我们且看这号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人”的湖南人。
【配音】
身高足有一米八的陈少湘不象是个练举重出身的人,不过他说只要看看他横着走路的架势,还是能够找出当年的痕迹,这副身板往拍卖席上一站,确实很能够镇场,他说出来的话也和身板一样底气十足。
【同期】
在拍卖会上只要有人竞拍
我一定能把地拍出去
哪怕只有两个竞买人
【配音】
陈少湘的身份是今年年初,陈少湘在佛山拍卖了一块底价4个亿的土地,这块地曾经两次流标,结果陈少湘仅仅用了9分钟就以六个多亿拍出,按照1.5%的佣金计算,陈少湘一槌下来赚取900多万。
【同期】
同样这些人相隔一个月
竞买人都一样
当时不举牌
现在举牌比当时价格还要高一倍
那我都不理解怎么回事
【配音】
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价格动辄上亿,在所有拍卖类型中称得上是最考验拍卖师道行的,迄今为止,陈少湘一个人拍出去的土地总金额已经超过了300个亿,这个一口广东普通话的拍卖师成年穿梭在全国各地,象广州、武汉等城市的政府甚至把所有的土地拍卖会都交由他本人主持,说到秘诀,陈少湘笑了笑。
【同期】
我是搞收藏的可能比别人多了些文化底蕴
【宣传片】
【配音】
47岁的陈少湘看起来象湖南人,听声音却又像广东人。这个一米八零的大个子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自己当年不是练过举重,现在跟姚明估计都有得一比。1967年,为了有“四毛钱的补贴”可以吃顿饱饭,11岁的陈少湘跑到体校学举重,5年后,16岁的他在全国青少年举重邀请赛上拿了冠军。
【同期】
当年的举重只是为了生计
为了温饱根本没有远大的理想
也没看做是迈向人生的开始
【配音】
17岁的陈少湘开始迅速长个子,也因此离开了举重队,进了广州市一家工厂烧锅炉,三年后,国家恢复高考,小学文化的陈少湘发了一年狠,第二年考进中山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他很快从国营厂下海,据说到1987年,做丝绸生意的他已经赚了上亿。不过这个时候也开始了他的烧钱时代,他说通过烧钱,他算是真正找到了思想。
【同期】
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以后,逐步有了一点点思想,特别是收藏后,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我应该是有点思想也可能就是说文化的底蕴
【宣传片】
【黑场字幕拍卖自收藏始……】
【配音】
每次拍卖前,陈少湘都要亲自动手布置会场,摆放桌椅、调音、走台,这个嗓门大、性子急的老板有着超乎寻常的细心,一趟水下来让这个专程前来找他鉴定书画的朋友一阵好等。坐落于广州城老西关古街附近的古今公司,其实还有一个称呼:广东省收藏协会,敲槌作买卖的陈少湘正是协会的会长。而为书画藏家鉴定真伪,则是他最乐衷的业余爱好。在广东收藏界,陈少湘有个响当当的名号,陈主席。
【同期】
神态假画
【配音】
毋庸置疑,陈主席的神态说明一切,这两张落款为一代宗师黄宾虹的作品均为赝品,藏家倒也爽快,不过谈笑间显然很不是滋味。
【同期】
收藏家吴洪波我卖了房子买的你说心疼不
【配音】
说起身边这位打了多年交道的陈主席,这位收藏家由衷佩服。
【同期】
这张齐白石的《蛙鸣图》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里排首页第一张,证明它的分量陈主席有缘收藏到这幅东西,证明他道行高,这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
【配音】
那陈少湘是怎么入行的呢?时间得回到二十年前。大学毕业后,初入商海的陈少湘跟着自己的香港老板附庸风雅,开始涉足收藏界,不过根本就不入行的他,买的假画不比真迹少,有时却又把真画当假画。几年下来,光买假画交的学费就有上千万。于心不甘的他专程跑到北京故宫跟书画名家们学习鉴赏,甚至和不少老画家成了忘年交。
【同期】
如果一个收藏家没有跟艺术家打成一片的经历
是不可能成为收藏家的
【配音】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陈少湘说,直到30岁北上登门求学,他才真正算是在字画领域里登堂入室。之后他只身游历全国,拜访字画名师诚心求教,获得数百位大师的墨宝,从此也确定了他的收藏方向。
【同期】
你好像只收藏现当代字画
对
现当代作品反映时代气息
而且看到画能够马上想起人……
【配音】
运动员的体格,收藏家的慧心。如今收藏上瘾的陈少湘,喜欢把能遇上的一切历史收起来,甚至包括他自己的。从17岁参加工作开始,他每年都要照一张大头照。这一大本相册,则是他历年来的登机牌。数一数今年1到8月份的登机牌已经近70张,这个俨然是超级飞人的老总却没有丝毫的成就感。
【同期】
我准备十年封槌
我太累了
而且我不是作拍卖这个材料,收藏才更适合我的性格更符合我的目标
【间隔片】
【配音】
1995年以前,陈少湘可能是字画拍卖会上举牌最多的内地人,港澳各地的拍卖商每次开场前都会邀请这位广东收藏界头号人物。不过当时在广东本土,字画收藏品买卖基本上都是私下交易,暗箱操作带来很大隐患,6年1月,做法海派的陈少湘干脆成立了古今拍卖公司,这个举杠铃出身的大汉自己拎起了拍卖槌。
【同期】
第一次拍卖还记得吗
我第一次拍卖是拍艺术品
下面人山人海
我是第一次上场
紧张得不得了两眼发黑
干叫发不出声音
我就觉得口很干
拿了瓶水喝
倒到了领子里
还以为喝掉了很凉快
【配音】
陈少湘说,如果不是自己情面大,台下坐着的委托方都是自己的老朋友,这平生第一次拿起拍卖槌恐怕也成了他的最后一次。
【同期】
经常报错价看不见别人举牌,不知所措
不过因为大家都知道我是第一次上台都付之一笑
总之是丑态百出
【配音】
不过作为拍卖师,就算在会场上看到好东西,手痒得不行,陈少湘也只能等到曲终人散的时候再想办法。所以陈少湘说,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字画拍卖,最难受的也是拍卖字画。
【同期】
很多次自己在拍卖,人家买走了,下来后我找他你能不能让给我我加一点佣金给你我很多画都是这么买下来的
【配音】
拍了两年收藏品后,1998年,陈少湘涉足到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凭借其深厚的功底迅速打开了名气,最终成就了他“中国国有土地拍卖第一人”的名号
【同期】
我去年一个人拍卖的份额就占了全国土地出让的14%
这是哪里统计出来的
国土资源部统计出的
【配音】
不过陈少湘笑言,除了买米的钱,他的全副家当都投到收藏里了,到2006年,他涉足土地拍卖就到了十个年头,到时候,他要躲进小楼成一统,专心整理他的一万多张字画,出书、办画展、甚至专门建一个博物馆。等到自己老了,就把这些字画捐给国家,或者也给子女留一部分,不过字画这种东西讲究的是缘分,到时候就要看他们有没有这个造化。
【同期】
人可以赤条条来
但不可以赤条条走
人肯定有一定财富积累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上的
我觉得都要有我现在的财富也不是财富
我觉得是我劳动报酬变成一种爱好
我觉得这是应得的
【导语】
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11岁的陈少湘只想着吃饱饭,16岁的陈少湘成了举重冠军,21岁跑到大学读哲学,不过他说直到27岁才算真正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也正是这份收藏让他在以后的拍卖生涯中处处技高一筹,收藏立命,拍卖立名,明天我们接着看陈少湘如何成就“中国土地拍卖第一人”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