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心不老,进取之志常在——访省公安消防总队防火部法规处处长张全灵
学习之心不老,进取之志常在
——访省公安消防总队防火部法规处处长张全灵
作者 郭建
炎炎夏日,热火灼人,我们来到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采访了防火部法规的处长,张全灵——全国消防局第3个博士。
张全灵其人
张全灵,1960年生,湖南人。95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师从许家瑞导师。3年后毕业进入消防总队材料所技术处,成为全国消防局第三个博士。00年后在中山市消防队工作,从基层逐渐升为副处长。今年3月份调入消防总队任防火部法规处处长。在张师兄身上,我看到了他做人的诚恳、真切,他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一丝不苟,还有作为师兄的和蔼可亲,对我们恳切的期望。
踏实学习,诚恳做人
其实张师兄少年时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所以师兄在学习上一直都踏踏实实;而现在虽然儿时的理想已不能实现,但张师兄说,他现在从事的工作,也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作基础和多方面地学习其它各种知识。因为消防是一个很综合的学科,只有一方面的知识是不可能解决好遇到的问题的。比如,怎样使消防工作既保证安全又节省资源,就要用到灾害经济学的知识;怎样使灾害预防和消除实施得有效,要用到管理学的知识;要估计火灾带来的损失,要用到数学与计算科学的知识……而正是因为他的专业知识扎实牢固,而且在工作中继续不断地补充学习各种知识,张师兄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并做出了一些研究。他写的《中山813特大火灾的分析与认定》等文章,科学地提出了解决火灾的创新的方法。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基础,并在日常地不断更新巩固应用,是不可能在工作中做出这样的成绩的。
张师兄学习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让我佩服。在读硕士研究生时,在第一年上了半年的课程后,第二个学期他就钻进实验室进行自己的实验了。可是到第二年的寒假,一年过去了,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但是师兄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他至少知道了有些方法是不行的,要再另找方法。所以寒假回家休息了几天以后,师兄就马上回到了实验室进行实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年的不断试验与失败之后,师兄合成出了物质,完成了他的课题。
在谈到做人时,张师兄毫不犹豫地说:绝对不能害人。这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师兄一直坚守的人生信条;即使在别人对他打击时,他也以宽容,淡然之心对待。其次,师兄说要乐于助人,别人有需要时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人家;还有就是要团结周围的同事,朋友,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任务一起努力、奋斗。
宝贵的中大生活
在问到在中大时有什么记忆深刻的事时,师兄笑着说:“就是我做实验时,实验室发生了一次爆炸。”边说着,抡起他的手腕给我们看上面的疤痕。“这个就是那次爆炸留下的。好在没有伤到眼睛啊。”原来当时师兄在合成一种要求控制分子量的尼龙,但是按照书上的方法却怎么也做不出来。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氮气纯度不够,所以他就想了另一个方法来达到合成所需的条件,但不幸合成出的尼龙很易挥发,挥发到管道中凝集起来,堵塞管道后碰到火种发生了爆炸。这时张师兄不无感慨的说:“搞科学真是不容易啊!”
另一件师兄特别记忆深刻也是他在中大收获最大的事,就是有幸师从许家瑞教授。许教授做学术时严谨的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张师兄。不光这样,张师兄还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与道理。许教授对学生要求并不严,但是他能以他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使学生没有拘束,但还都能自觉、认真地做研究。张师兄说,做实验时,学生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加以实施,然后老师再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老师与学生还能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许教授对学生还很热心,即使不是学习上的事情,生活上很小的事情他都耐心地倾听,很乐意帮助学生。张师兄说许老师是以他人格的力量教育、感染学生的,许老师身上的精神就是中大的精神——踏实做学问,对事业执着的精神。
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张师兄认为大学还是打基础的一个阶段,应该把基础课程学好。因为现在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不一定想学什么就能学到什么。但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问题,总结,归纳的技巧却是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得到锻炼。当进入社会时,所得到的工作也不一定就是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大学中培养的自我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可以使我们很快学习到工作的内容,很快地适应工作。张师兄认为,大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一两年后,就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且要形成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就依赖于大学学习时培养的自我学习的习惯与方法。
其次,张师兄说,大学生不要把自己定位太高。作为一名博士进入消防局时,他
扫地,倒水什么都干,心态放得很低,积极地学习工作中的各种东西。而且大学生一旦从学校中出来,就是社会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遇到的问题都是新的,都要自己学会去摸索,只有心态放低,才能更好地学习到新的东西。
最后,张师兄希望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握住机遇,为母校的荣誉,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