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大校友足迹-钟建权校友访谈
“访中大校友足迹”活动采访稿
佛山2队采访队员 刘雯
钟建权校友简介:男、33岁、中共党员、现任广东科龙集团配件公司塑胶厂厂长助理兼任技术科科长。
见到学长,首先谈到就是学习。当年,钟师兄由于成绩优秀被保送入中大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钟师兄十分喜欢自己的专业,大学期间刻苦钻研,寒暑假期间帮助老师做课题研究,并在中大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当年本想继续深造的他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只能在本科毕业后走进社会。工作后,许多事情身不由己,钟师兄也再没有找到机会重返课堂。至今,他仍为此感到遗憾。
谈起他的人生经历与成功经验,钟师兄很谦虚地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很成功。成功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清楚。人嘛,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人要懂得满足,只要有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干的顺心就好。”细听下去,我才发现钟师兄的求职也并非我所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
由于专业的缘故,毕业后的一年他各处求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单位。唯一有间心仪的却在一次面试后不了了之。遭遇种种挫折,钟师兄曾想放弃,准备回到经济不太发达的家乡随便找点事做。但那份不服输的勇气硬是把师兄留了下来。第二年,钟师兄再次来到那间他向往已久的单位应聘,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他成功了。并且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在那个汇聚全国英才的单位,钟师兄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做起。学校所学的专业与实际工作并不对口,他只好从头学起,别人工作八小时,可他却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实践出真知,如今他已对注塑成型技术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同时,他也向管理方面发展,担任领导的两年里,单位被评为模范样本工厂,他们的管理模式引来了许多兄弟单位的学习与借鉴。说到这里,钟师兄很真诚的说:“这一切都要感谢中大,因为在中大的学习让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提高了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了我的知识面,而这些对一个大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在我事业上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专业知识。”
作为单位领导,钟师兄经常参加招聘、面试。我当然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好给我们在校大学生一些启示。钟师兄说对他个人而言,他最强调三点。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他十分重视应聘者的思想、价值观是否成熟,是否能够全面而又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第二,也是必不可少的,应聘者必须具有“团队精神”,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优秀的工作者应该能够和工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实现1+1+1+。。。〉n(中大学生会宗旨)。第三,也是充分体现在钟师兄身上的————扎实的基本功,不断学习的精神。许多大学生的工作都与专业不太对口,那么离校后的“再学习”就在所难免了。
谈到最后,钟师兄还很坦诚对学校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学校能够增强课堂引导,老师引导,使学生不疲于应付一些太重复的事,有方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另外就是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联系,尽可能的对他们求职、就业给予一定的帮助,比如说一些手续的办理能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帮助减少毕业生走上社会后遇到的阻力。也许,这么多年来,学校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努力,但我真希望中大能越办越好,成为最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是啊,我们每个中大人都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