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且当歌-采访材料化学专业2003届本科生潘永红
默默且当歌
——采访材料化学专业2003届本科生潘永红
文/记者朱慧玲秦嘉慧
在中大的毕业生中绝对不缺在社会上鼎鼎有名,叱咤风云的人物,当然更多的中大人是默默无名的,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享受每一分钟——“无名”同样是一首精彩的乐曲。
在寻访中大人足迹的活动中,通过校友的介绍,小记们来到了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采访材料化学2003届本科毕业生潘永红师兄。今日的潘永红是质检所的助理工程师,一个工作组的带头人,纵然谈不上是什么风云人物,但潘永红的故事同样的感人。
为生活,自强不息
来自四川省巴中市的潘永红,家中以务农为生,由于家中贫穷,读书成绩一向优秀的他差点连高中也读不上。“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去打工赚钱,自己供自己读完了高中”,潘永红的一句话,让小记们惊叹了许久,当潘永红说出他的工作时,小记们对他更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己还在读高中的潘永红就已经给同是读高中的学生补习!同样有家教经验的小记,作为一个大学生给初中的学生补习有时都会感得力不从心,潘永红的学习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大学的经济压力就更重了——学费高了许多自然不在话下,大城市的生活费也高。潘永红来到广州后“重操旧业”——家教,继续“自给自足”的生活。自信自己教得不错的潘永红,在学生家长的介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找他补习,“最高峰的时候,手头上有八份家教”。为了赚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潘永红不得不多接家教,而且对上课的地点也没多挑剔,最远的家教在南海黄歧。付出总会有回报,潘永红每个月的收入大约有2500元,学费和生活费都有了着落。
多年的家教带给潘永红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在我们面前这个健谈的潘永红,很难想象原来是一个很害羞的人,见到陌生人会脸红,话也说不好,是家教锻炼了他的口才。他说,做家教必须表达流畅,不吞吞吐吐的,要让小孩子明白你在说什么,教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孩子,口才自然有了不小的提高。
为未来,奋斗不已
除了经济的压力,潘永红的求学之路还有不少的波折。
以分数论英雄的高考跟成绩一向优秀的潘永红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本来一心抱读北京的大学的潘永红,却在高考中失手了。根据自己的分数上北京是无望了,潘永红报了在四川录取分数不高的中山大学。“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中山大学是怎样的学校,只是按自己的分数报了名。中山大学在长江以南是很有名气的,但在我们长江以北就差一点了,我报的时候亲戚朋友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学校。”但是来到了中大以后,亲眼看到了中大的环境,领略到中大的学术气氛,认识到中大的历史,接触到中大的教授,潘永红自豪地说:“我来了以后对任何一个人都是那样说,我不后悔当时选了中大,我觉得我是选对了。”
在中大的学习中,不但让潘永红学到了专业的知识,更提高了他的适应力。从宁静的小城镇到喧哗的大城市,潘永红坦言,刚来的时候真的很不适应。“那时候觉得广州实在是太吵了,人也多,那时候的珠江更是一江臭水,刚到广州的时候,一点也不喜欢广州,不喜欢她的嘈杂混乱,还很脏。那时候一心想着以后要往外跑,到珠海深圳或者北方发展。”但是,在广州呆久了,潘永红的适应能力有了不小的提高,对广州对大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潘永红以后的发展也有了不少的帮助。
潘永红在大学期间的有不少的家教工作,不可避免对学习产生影响。他笑称,他的逃课率可能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在周末,他几乎一整天都要做家教,平时家教与上课时间也会有冲突,所以大学期间,潘永红基本上是自学的。我们对他的做法表示疑惑,为何不是兼职给自己的学习让路呢?“不做家教就连书都没得读了,我也没办法。”潘永红无奈地说。
但是我们都不要小看可潘永红的自学能力,他可是系里面的佼佼者。他说,自己在考试的前一周根本就不知道课是讲什么的,但只要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可以把课程自学完毕。“考试的前一周,我是不做任何工作的,每天都上课和复习,晚上吃完饭就到课室或者图书馆看书。”小记心想,那一周肯定很辛苦,要开通宵了。但潘永红却表示他跟本不用开通宵,只是每天晚上吃完饭就背上书包去看书。成绩优秀的潘永红,自然会得到赏识,他的导师也推荐他报考中科院的研究生,但这次命运却有意再次考验他。
研究生考试的总分超过了中科院的分数线,却有单科的分数不过,中科院的研究生是无望了,这次的失败对潘永红来讲影响可真不少。一直以来,潘永红都希望在理论的研究上有所建树,但研究之路却似乎就此断了;幸好找工作的过程还挺顺利的。虽然迟在六月份才找工作,但潘永红还是成功进入国家级单位:国家质检所属下的广州质检所。
在质检所的工作不同于在学校做研究,面对的问题更实际了,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产品层出不穷,国家的检验标准却未必跟得上,而且国家不少的检验标准就是在质检所里通过实验定出,潘永红的工作不但要检验产品的品质,还要寻找新产品的鉴定方法和标准。经过了两年的工作,潘永红的兴趣也开始从理论转向了实践,并且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兴趣,勇敢求变
在质检所短短两年内,潘永红就成为一个工作小组的带头人,但他却对自己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满意,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两年才做到这个位置,有点慢”,但是质检所从来没有一个员工可以在两年的时间内就成为技术的带头人。质检所的工作还算安稳,收入也不错,但潘永红却准备着转行。
在质检所两年的工作中,潘永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日复一日机械地做实验,令他开始感到了厌倦:“现在的生活没有冲击力”;而且在步入社会后,潘永红发现自己的兴趣已经从化学转向了计算机。他相信,兴趣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成绩的主要因素,既然自己的兴趣已经不在化学上,何必再为难自己做不喜欢的工作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但并不是没个人都有追求理想的勇气,潘永红是个勇敢的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会被眼前的成绩消磨了斗志,现在他正在积极准备再次考研,目标是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我们也祝愿他能早日实现梦想。
后记
在与预约做采访的电话交流中,潘永红给小记的印象是热情而忙碌——热情的话语,让小记在预约用人单位时多次遭受冷遇后又看到了希望;潘永红的工作又是十分忙碌的,第一次打电话给他预约时间是一个星期天,但他还在加班;之后由于临时要出差,我们又改了一次时间,但最后他还是从百忙中抽出了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采访中,小记们接触到的校友,有的已经在社会上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但更多的是像潘永红那样,是仍在默默地奋斗中的“小人物”,你能因此说他们的生活就不精彩吗?当然不行。因为我们相信“无名氏”的生活也有说不尽的动人故事,而且说不定就在明天,无名的人便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