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访81级校友叶家灿
一、采访印象
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在白云区石井,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采访小组一行三人花了两个小时才到达。拨通了叶家灿校友的电话,听到的是一个平和的声音,完全没有领导或者前辈的架子。
看到我们来了,叶副院长马上停下了自己的工作,并热情地招呼我们,准备了诺大的会议室进行这次校友寻访。叶副院长个头不高,但看上去很精神,说话中气很足,举手投足自有一副威严,同时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整个访谈结束后,寻访小组交流得到最大的感触就是叶副院长的平易近人和踏实坚持。对于后生的师弟师妹,叶校友没有一丝架子,非常诚恳地和我们交流过来人的经验,解答我们对职业选择的疑惑,最后还用自己的车子送我们回学校。而作为一个化学人,在科研的岗位上他已经坚持了26年,这些都让我们非常感动。
二、职业选择要因人而异
叶副院长85年从中大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工作至今,已经26年。他风趣地说,如果一个人只有40年的工作时间,那么大半辈子已经给了这个单位。而到底是什么让他能够一直坚持下来?放弃了民营企业的高薪挖角?是因为在这个岗位上自己能够做一些东西,能够学到一些东西,而最关键的是对科研的乐趣。
当然,在问及毕业留校当老师的职业选择时,他坦承当时还是太“幼稚”,没有从发展的角度上看问题。“有些东西可能现在不好,但以后可能会好。”人应该不仅仅看过去,更要预测未来。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专业的选择、职业的选择。是的,谁又能保证现在冷门的专业以后不会变成热门,现在貌似平淡的职业以后不会让你大施拳脚呢?
可是如何选择依然是一个问题。叶副院长又说到了兴趣。如果一个人爱折腾,那可能商业就比较适合,一有机会就可以跳出去。如果想要做研究,能够静下心来的人就比较适合,现在很多来单位工作的毕业生都没有长期做苦行僧的心理准备。
三、企业的科研道路
很多学生都很关心到底一个企业的科研具体和学校里的科研有何不同。为此我们专门请教了叶副院长。据介绍,企业和学校最大的不同在于企业必须考虑产出的商业价值。广州化工研究院是一家自负盈亏的单位,研发属于企业行为,为此每一个立项都会有一个概算,包括人员费用、仪器设备费用、原材料费用、外协费用,产品推广费用,应用研究费用等。按工作进度的时间进行及时的监控,保证科研的成本。而说起创新,叶副院长也告诉我们,在一些小的研究院所,条条框框的东西比较少,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研究必须要有创新,但创新必须有产出,因此所有的创新都要在原有的一定研究基础上进行。
谈及化学研究的前景,叶副院长再三提到了园区。很多大的化工企业因为环保的因素都搬迁了,未来的趋势是进入园区。园区有科学化的管理,完善的设施,有全局的规划,对环境更加安全。而这些园区一般都在周边的城市或者地区。所以选择化工行业,就要有心理准备不能留在大城市。但对于日益恶化的大都市病,高房价、高竞争压力、低幸福指数,稍微远离喧嚣的都市不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吗?
四、人生之路,贵在坚持
据介绍,叶副院长毕业后从生产实验一线做起,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做了15年,现在担任领导职务,虽然不用每天做实验,但还是坚持每天去实验室考察实验进度,和实验人员开会讨论项目的进展。刚毕业两年的时候,叶副院长认为是最彷徨的。自己跟在别人背后做实验,自己做不来主,更看不到未来的道路。特别是看到一起过来的同事,有的耐不住寂寞,一个个地跳槽离开,一天少一个,过一天又少一个,非常彷徨。但熬过来就雨过天晴了。做科学研究,一定要静下心来,有些东西短期是做不出来的,一定要有一些时间的积累。而我们也看到正是这种长年累月的积累,叶副院长的科研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他随手指了指会议室上悬挂的横幅——聚合物胶黏剂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期)验收会,内心的满足写在了脸上。学问就是一口井,不长年累月地坚持挖,没有一颗强大的心,如何能够手捧成功的井水呢?
五、为中大感到自豪
毕业二十多年,叶副院长还保持着和中大母校密切的联系,对学校学院的发展都很关心,还主动问起了我们的第三学期。他说,校友会的成立对学校和校友都有好处。人加强了联系就会越走越亲密,不加强联系就自然越走越远。不管是从信息的交流还是实际的合作,校友会都起了很大作用。自己就得益于校友会和校友、学院进行了产学研的合作。而自己更是担任了学院校友会的理事一职,扛起了联系校友的责任。说起对校友会的建议,他认为校友会不能像一个企业,规定每年必须要做出什么事情。校友们的联系多了,自然会想到为母校做一些事情。所以校友会一定要潇洒、超脱一些。
叶副院长还主动和我们说起了自己作为中大学子的自豪感,“在外面说到是中大毕业的,人家会给你几分面子,中大的学生在外面口碑不错”。
总结
最后,叶副院长领着我们参观了广州化工研究院,把他们主编的《广州化工》送给了我们,在会议室和研究院门前留念合影后,我们今天的校友寻访算是结束了。
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叶家灿校友用自己的车子送我们回去,在回去的路上我们又聊了很多关于化学、人生的话题。下车之后,今天寻访的点点滴滴仍然耐人寻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叶家灿校友送给我们的那句话:
“人的一生充满机遇和挑战,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下去,总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人要有坚持,路就在脚下,只要一直望着心里想的那个方向走,总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