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尽责,可乐人生——访97级柯灯明校友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柯灯明学长出生在福建漳州,从小就培养了坚毅刚强,吃苦耐劳的性格,在一个社会经济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的地区要跨入大学的门槛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是,绝不向命运低头的誓言已经深深烙在他的心坎,在这种精神的鞭策下,他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的暑假,他收到了中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天高云淡的九月,一个略带稚气的男生出现在康乐园。随后,他在这里铺开了七年的人生轨迹。追忆起似水年华,学长有很多很多话要说。

                                                                                                   忆惜康园,往事并不如烟
        师兄说起,中大的生活确实让人难以忘怀。当时的中山大学在他印象中美丽而宁静,较多的社团为当时的大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师兄在不少社团留下过活跃的身影,并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在社团活动里面,并不是追求利润或某一个目的,它追求的东西很单纯,就是要丰富同学们的生活,这个团队的目的很简单,它本身已经具备了一个团队的雏形。”
        对于从农村出来的学生,经历过,也收获到一些东西,就够了,本科是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然后更融入城市环境。师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早就确定了读研:让自己重新再沉淀一下,再锻炼一下思维性格。“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在实验室工作,让你的想法更成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强。面临工作的时候,需要学会正确看待和分析一个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研究生学习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虽然从事的是研究工作,但思路是一样的,要实现一件事,就要分析并想办法去解决,最后要做一个评估——毕业论文。”

                                                                                                   不甘现状,走自己的路
        在事先调查柯灯明师兄资料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惑,师兄现在已经拥有一份很多人看起来很稳定的工作,却还是想着如何去寻找新的机会和去接受更大的考验呢?师兄回答道:“大部分人不会在某一个组织里面做一辈子,所以在工作中会面临一个不断的去总结和选择的过程,所谓的瓶颈就是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就要去考虑现在所处的一个环境是不是对于自己能力的发挥和成长真的有帮助。如果继续在这个环境中待下去的话,有可能你的能力机会下降,因为不进则退,总有一天会成为这个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当年我们国家在进行企事业人事改革的时候,很多国企的干部在改革的过程中被下岗,就是因为以前安逸的环境降低了面临社会压力的能力。一旦被社会淘汰,就是最底层的,因为自己的很多能力已经没办法跟社会衔接上了,我不希望做这样的一个人。
        真的,青春不是年华,而是一种心态,我们看到了师兄洋溢的激情与青春。尽管已经十分成功,但师兄现在仍保持相当的忧患意识,不仅多年日复一日的勤勉工作,而且时刻关注社会,与时俱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于今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谆谆教诲,寄语后辈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师兄毕业后一直在从事质量检测工作,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他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第一强烈的责任心,对于完成任务的决心;第二是积极的工作态度,不是每一个工作都是你愿意去做的;第三是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提意见,提完之后就要按要求完成,但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力,以上三点只能维稳,想要壮大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人生是一个不断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循环过程,柯灯明师兄推心置腹的交谈让我们受益匪浅,他的经验为我们指引了前行的大道,给我们少走弯路的启示。他相信现在的大学生眼界更开阔,思维更灵活,言语更得体,如能经常跟前辈交流沟通,和同学分享经验,换位思考,加上坚实的专业基础,一定能够在社会立足并有所建树。
        原来,不管是康乐园内还是康乐园外,中大学子的故事都一样动听。柯师兄生活很简朴,而对学弟学妹们总是慷慨大方,关怀备至,这种豁达的胸襟和坦然的人生态度让他在中大校友圈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师兄的朴实和平易近人,既平凡,又实在,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也许他就像一杯可乐,既乐人,又乐己,既平凡,又是在现代社会这个人情的酷暑里的不可代替品。

修德尽责,可乐人生——访97级柯灯明校友


 

修德尽责,可乐人生——访97级柯灯明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