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广度和深度扩展——访02级陈达坚校友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陈达坚师兄能接受采访,给了我们校友队工作很大的支持。因为师兄星期五的时候还在新加坡出差,奔波劳碌后本应好好享受周末,但是他还是应约接受我们星期天的采访。星期天早上十点钟我们到达了和师兄之前约好见面地点,当时烈日当空师兄十分热情地带我们到了附近环境幽雅的星巴克咖啡厅。

校园里的多面手

        说起当年的大学学习,师兄坦然说高中喜欢物理的他却因为各种原因意外的进入中大读化工专业。大学期间也跟我们现在的学弟学妹们一样有过一段迷茫期,因此大学一直都有在找方向。大一的时候有辅修过金融方面的专业,但是后来分析了一下自我能力跟专门学习这方面的同学相比优势不大,而且觉得自己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同时考虑到辅修的证明对以后工作的帮助不大,所以就放弃了继续辅修的念头。后来结合兴趣和实用性的考虑,大三的时候就报读了会计专业。正是因为师兄在大学期间对知识的孜孜追求,所以在学习方面获益良多,尤其是在广度的扩展方面。再到后来考虑到自己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因此选择继续留在化院深造。

        当我们问起师兄在大学期间的社团活动和工作经验时,师兄告诉我们说中大的社团平台大,在那里我们能够找到很多对自己有用、能够提高能力的协会。就拿他个人来说,他参加过学生会、团总支、职协、研究生会等。因为社团里面很多成员都是来自不同院系,所以人脉可以得到很大的增长而且不局限于本院系。同时也可以认识到很多有想法的人,通过和别人交流沟通学习,能让自己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也能让自己慢慢的得到成长,想法渐渐成熟。

        说起对哪位大学的老师印象深刻时,师兄略带羞涩的说自己当时有机的成绩不是很好,只有六十多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有机的汪波老师是一位十分敬业和专业的好老师,还有陈六平老师敬业的态度也是令人难忘。还记得以前教过自己专业课的王晓老师说过的那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清晰的职业之路

        师兄毕业后就进入埃克森美孚公司工作,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期间他从销售部调职到现在所在工作的市场部。师兄给我们介绍了自己在两个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能。在销售部主要就是要经常和客户直接接触较多,让客户更好了解产品,使客户对产品有兴趣有信心。在市场部主要是分析销售数据、产品市场潜力,并进行产品的推广。
        师兄大学期间仅用了六年就拿到了化工专业和会计专业本科双学位、高分子研究所硕士学位。也是因为师兄大学期间学习了化学和商科的专业知识,培养了他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商科的市场经济理念。当被问到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师兄会觉得那个会是主要的支撑点,师兄表示所有积累的知识都是有用的。

        师兄还跟我们分析他学到的知识是如何被用到工作中的,首先师兄选择的这个行业是能源行业,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技术门槛不高。但是学过化学的优势还是能够得到体现,从大方面来说,能源行业中无论是哪个部门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化学名称,因此相对其他人来说,概念清晰使其在学习知识方面吸收效率会比较快,还有化学流程式的思考方式,能使一个理工科出身的职员相对有优势。也正如师兄说:“提到反应釜,我学过化工我知道反应釜是什么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但是其他人就只能够去死记了。”

        同样的,师兄表示说大学期间辅修了会计双学位,很多时候都是需要进行案例的分析,因为这方面的锻炼使自己学会结合商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比如说化学很多时候考虑的是可行性,而商科考虑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的问题。这就是师兄说的化学与商科结合。正是有着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相信师兄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能够走得更远。

寄语学弟学妹

        在师兄看来,中大的学子相对别的高校来说优势是较为博学,但是工科上不是很扎实。所以建议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在广度扩展的同时也应该抓好深度上的学习。师兄就自己的亲身经历跟我们说,很多企业都会觉得中大学生在应用方面能力相对较华工同学弱。但是师兄本人觉得本来中大的化学院的理论性就是较强,而应用方面一般。针对这个问题,师兄觉得可以建议学院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请一些有经验的工程师到学校给学生讲课,让同学们更加近距离的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时怎样被运用的。
        在关于职业发展和兴趣的关系上,师兄认为兴趣是会随着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知识不断地变化,职业的发展应该要建立在懂得分析自身的优劣势,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基础上。对未来要学会去争取,同时也要学会调整自我。对现在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但是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

兼顾广度和深度扩展——访02级陈达坚校友


 

兼顾广度和深度扩展——访02级陈达坚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