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广育英才 退而不休再绽光彩 —记我院王植材教授
孜孜不倦广育英才 退而不休再绽光彩
—记我院王植材教授
王植材教授,1957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王教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好园丁。退休后,王教授又被学院返聘一年半,给硕士研究生上近代有机合成课。
王教授退休后并没有选择颐养天年、安心养老,因为他觉得:“在还能干点事的时候,就想多做点事。当给社会做贡献的时候,能体会到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因此退休后的王教授又积极投入另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且,他带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坚持阅读,密切了解跟踪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动态。正是他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学精神为他的新工作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王教授被聘为广东光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并兼任子公司(广东东硕科技有限公司)的筹建工作,成为该公司在技术开发方面的带头人。在王教授的带领下,该子公司发展迅速。近15年来,王教授为该公司主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4项,其中16项已授权,7项正在受理中,专利授权率达到94%;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奖,2010年有一项荣获广东省专利优秀奖。王教授参与研发的“高Tg多层板内层棕化液”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及汕头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为提高公司研发团队的业务水平,王教授经常给公司的科技人员上业务课,指导他们撰写科技论文,使公司的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从而给公司带来更多科技攻关课题和项目。王教授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科技硕果,而且为该公司打造了一直实力雄厚的科技团队。
王教授时刻关注母校发展。他在中大生活了50多年,对中大怀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学院急需资金装修改造基础设施的时候,他慷慨解囊,还发动校外的中大校友为母校添砖加瓦,今年,他又一次和家人一起捐赠款项给学院。他还深情表示,他会继续做支持学院的事,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感动。
王教授在学校广育英才,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积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帮助企业创新发展,为国家社会贡献才智,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本文改编自中大离退休处刊物《霞光灿烂》、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会刊《广东老科联》 、校友工作小组容叶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