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分析岗位卅年,乐在其中——访77级林峰校友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8月7日下午,我们一行3人来到位于珠江新城气派的检验检疫大楼,采访77级化院校友林峰学长。乍进检验检疫大楼,就感觉到里面肃穆的气氛,每层楼都是专业的实验室,乘电梯上下的人神色匆匆。中大分析化学77级校友林峰学长就在13楼食品实验室,他作为研究员,在食品检测的第一线奋战了近30年。初见林峰学长,他便随和地招呼我们在一旁坐下,把当年中大的生活向我们娓娓道来,他对往事的记忆之清晰宛如昨日,足见他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激情燃烧的岁月

  时间回到高考刚刚恢复的1977年,林峰学长对我们说起当年高考这段神奇的经历。当年文革期间,广州的每间中学在农村都有分校,而每家的孩子只能有一个留着在城市,其余必须上山下乡到农村。当年学长就在农村的分校学农,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学长便以跳级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坐着手扶拖拉机去村子里照相,然后返回广州复习。由于哥哥已留在广州任职老师教化学,化学是学长的兴趣,考前家里人已经帮他填好了志愿,最后高考放榜,学长以第一志愿第一专业被中大分析化学系录取。16岁上了大学,几乎 成了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

  “付出了,不后悔”是林峰学长对于大学四年的概括,他记得当年全班同学都非常刻苦,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等图书馆开门的学生站满了门前的台阶,挤得大家只能把手都举起来。为了方便学习,学长的宿舍保管了化学系平01教室的钥匙,只是去平01自习的人也很多,每天晚了开门会给人骂,晚上10:30关门的时候还要劝人离开——当年中大学子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一斑。而那个年代最值得现在钦佩的,就是学长所说的“付出了,不后悔”,无论成绩好坏,无论是哪个科目,计算机、有机无机、实验、文献查阅课、、、、、、大家都满怀热情,学得津津有味。

   值得一提的是,学长还保留着计算机考试的程序纸带。据他描述,中大在70年代就开设计算机课已经非常先进,只是当时的计算机是我们这一代无法想象的:一台有整间平房大,依靠打孔的纸带输入程序。学长记忆犹新的是当年的“上机考试”,考试的方式是拿着自己编的程序由程序员打孔到房间里让程序员“运行”。

 

从零开始的分析路

  说起中大的教育对他的影响,学长总是满怀感激之情。中大务实、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使学长在日后的工作中获益良多,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液相色谱分析的少数人,学长根据中大的学习习惯独立掌握了很多没接触过的知识,开展国内没有人探索过的工作。

  当年,中大很早便开设了文献查阅课,老师讲完检索方法后就让同学们进资料室按所给词汇查文献。当年的中大能有一整套化学文摘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按学长回忆,初次进资料室“就像进圣殿”。独立查文献的经历对学长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二十多年前他开始从事液相分析的时候,国内少有这方面的书籍,更别说请教有经验的人了。学长就是靠独立地从广州图书馆查阅外文期刊,当上分析这行的先行者。

他还提到上电化学分析课的莫老师,他上课不会讲印好的教材,他讲课的内容都是上课前几天到资料室查阅最新文献后的精华。而在做《气浮法处理废水》的毕业论文时,老师只讲了研究的方向,怎么做都是靠自己,形式接近于现在做硕士论文。

  “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大这方面的教育领先广东其他高校很多。很多中大学子习以为常的学习方法,其他学校的人感到很诧异。”学长回忆起他参加工作后之所见,令我们对中大的自豪又增添一分。

 

 学长寄语——“脚踏实地,多思考”

  “我不反对跳槽,人往高处走是很平常的事情,但你每到一个单位都要留下良好的名声”学长毕业后的分配虽然留在家乡广州,但却分到了农业部门,“种了两年花”。想到自己学得的知识无用武之地,学长排除困难申请了调动,在之后的数十年工作中,学长跳槽的次数普遍在那个时代的人之上。“我是这层楼跳槽次数最多的。但是,我到过的单位都留下了良好的名声,即使是那两年种花我也种得不错”学长正色到。从这位分析行业的元老身上,除了思维上的灵活,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人的敬业精神。

  “做分析是很枯燥的,但我一干就干了快三十年,中间有去从事过行政管理工作,但又申请回到第一线了。因为我专钻研进去,乐在其中,所以一直能发现新的问题,做出新的改进。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大学生和操作工的区别,也是受过专业教育和没受过专业教育的区别。”学长这番话让我感触良多,如果大学生在工作中没有思考,只是机械的操作,那只是自降身价成为普通的操作工,这样的人如何能有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检验检疫大楼的食品实验室有十多位中大的实习生,从事实验工作,学长对他们的评价是肯定的。最后希望他们在检验检疫中心继续敬业工作,传承林峰学长所说的那时中大人“脚踏实地,务实”的好传统;也能多思考,从重复的工作中提出新问题,不辜负学长对师弟师妹的期望。

  林峰学长临走的时候还一个劲地谦虚,说自己只是平凡人,我们应该多去采访成功人士。但我们一致认为,林峰学长可能不是著作等身的教授,也没有成为大老板,但他用中大给予他的智慧,在分析岗位默默奉献了近三十年,期间做出的成绩不计其数,实在是中大的骄傲!

 

坚守分析岗位卅年,乐在其中——访77级林峰校友

 

文章录入:钱亚声      责任编辑:09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