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无私天地宽——访51级校友曾汉民教授
五十年代,他是中大化学系一名大学生,而龙公是有机所最富盛名的教授;几年后,大学生在苏联读研究生,龙公与一批专家来到苏联大学调研,他担任他的翻译;回国之后,龙公开创了南海天然海洋产物研究,而昔日的大学生俨然已是高分子研究领域有名的专家、并随后成为中大校长。他忿忿一些书籍中对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创始人的张冠李戴,力为教授正其名;当龙公在其耄耋之年时,更感于其勤恳业绩和无私品德,将其编撰进中大教授丛书系列。这个人,就是担任中山大学1991年至1995年间校长的曾汉民教授。
知道要采访曾汉民校长,我们都满怀崇敬与期待,同时又有一丝忐忑。带病坚守、开创前沿,曾为中大校长的曾教授会有怎样的风采?他与龙公结识三四十余年,之间又有怎样的渊源故事呢?我们踏上了前往中大西区的路上。
“来来,快进来!”今年79岁的曾校长声音一如电话中一样洪亮。曾老身体还很健硕,丝毫不像动过大手术的人,得知我们要前来寻访了解龙公的故事,曾老十分欢迎,将对龙公生平的了解和接触娓娓道来。
辛勤耕耘,鼓励创新
曾老1951进入中大,也即当时的华工,二年级院系调整时便来到了中大。而龙公是54年由黄焕秋教务长将其从华工请到中大,当时中大化学系有机专业最为强盛,汇聚了几位最知名的大教授,生机勃勃,光耀夺目,而龙公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时任化学系教学老师的龙公,教授了有机合成、无机分析、天然有机等一系列课程,深受学生喜爱。龙先生备课认真,教学质量高。除了厚厚的讲义之外,曾校长说,当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龙公的书法,一笔一划写在黑板上,十分工整与简练。他还见过龙公的毛笔书法,非常漂亮。在龙公家中看过他真迹的我们自然也是深有体会。
除了教书之外,龙公的思维十分活跃与开放,难能可贵的是,在培养学生方面,他不像一些有名气的教授一般认准自己那一套,而是不拘一格,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去闯、去做。“你问他怎样做,他不告诉你行不行,他就说,你自己试一试嘛。”他说道,身为学者型教授的龙公常与学生一起交换思想,虽然为人随和,但是对科研的态度上依旧是半点马虎不得,踏踏实实进行学术研究。

曾汉民老校长回忆恩师教诲
高瞻远瞩,建设学科
大部分人都知道,龙公在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领域上开拓了划时代的一篇,为后世留下无尽财富。曾老告诉我们,其实龙先生师出高分子,在本科毕业时候论文方向就是做淀粉,也即是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当龙公回国之后,来到中大担任化学系主任,他学术思想十分活跃,眼光又敏锐,当时正好是全世界高分子开始大力发展的时代,龙公就开始密切注视着国内外以至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动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8年,机遇来临了。教育部组织了赴苏联及东德考察团,龙公参与并担任副团长,到苏联各大学、研究所进行了科学考察,成员中还有南京大学校长高济宇、华东化工学院院长邵家麟等专家。此时此刻,曾老恰巧在苏联大学深造学习,因缘际会,担当了其在苏联大学的翻译。他们对苏联及东欧有关有机合成及高分子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情况进行了详尽调查。
在访问苏联期间,龙公更是以前瞻的眼光,与莫斯科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授卡尔金院士商定了中山大学与莫斯科大学高分子化学方面进行全面学术交流的计划,包括人员互访、有关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的交流等,为学院在有机合成及高分子方面的战略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回国之后,龙公开始调兵遣将,亲自部署了一批年轻教师,组建了高分子化学研究室,并经高教部批准配备苏联专家和翻译名额,成为国内综合大学中开展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当然龙公在化学系的工作并不止于此,在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方面,龙公毋庸置疑是国内的带头人和奠基者,这些在我们同林教授交流中同样了解到了很多。
求真务实,与世无争
“作为一个学术带头人,不仅仅是看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更要掌握大方向,走到科学的前沿。”曾校长如是说。龙公身为有机教研室主任,却能及时抓住部署高分子发展的大方向,将化学系整个的发展带动起来,真正体现了龙公心底无私和求真务实的品格。
“他是非常典型的学者型。一是执着自己的专业,一是当领导的时候不以权谋私。”与龙公共事,他给大家最深的印象除了踏实做学问之外,就是不争权牟利。那个时候龙公是化学系的三级教授。大家觉得他理应得到更加优厚的待遇,也未他抱过不平,但是龙公自己却不计较、不重视自己的职位跟待遇。他总是笑笑,说“争这些没出息。”不当官、不求名利,龙公总是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他认为,名利并不是做学问的必需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龙先生对科学执著,对人才重视,对事业更有着全局观点,其勤恳业绩和无私品德让世人称颂。曾校长在龙公去世之后,将其生平发表文献一一集合,编撰为中山大学教授丛书系列之一,使龙公的真才实学得以保存流传。“我崇拜他,就要学他,就是学习他对事业的执著,求真务实,不谋私利。这一点对科学工作者很重要。”曾校长语:“成事在理不在势,这些势都是双刃剑,就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有的人名气很大,却很空洞,要不就是昙花一现,一下就过去了。而现在,谈论中大化学系高分子发展时,离不开龙公;谈论海洋天然产物时也离不开龙公。龙公与世无争的态度,或许也正是造就了他在学术上卓越超群的原因呢?
采访结束,我们跟曾校长握手告别,离曾老家越来越远,而一个品格高尚、大公无私的龙公在心底逐渐清晰。

同学们与曾汉民老校长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