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笑语话龙公,荷池边上忆恩师——访85级校友张敏先生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中山大学康乐园里,夏风凉爽,树荫满园,今天我们有幸约到了南海天然产物研究先驱者中山大学化院教授龙康侯先生的弟子张敏先生,在荷香满溢的熊德龙活动中心的荷花池边,开始了我们关于龙康侯老先生生前故事的采访。

我们队伍早早到场勘察场地,决定在荷池边上的一个圆石桌对张敏师兄进行采访。将近1020分时,王颖队员接到了张敏师兄已到熊德龙活动中心的电话,便出去将师兄带至我们设定的采访地点,师兄坐下以后,我们向师兄了解了他本人的一些情况,便将话题转入了龙康侯老先生生前的故事里边去了。

 

外文功底深厚:为付打网球费用 兼职英文老师和教堂唱诗班

“龙康侯老先生19岁去了德国,那时候他很喜欢打网球,那时候的网球不同于今天,那时候球是要付钱给球童捡球的,龙先生家里面给他的生活费不少,但是还是不够用,为了打网球呢,他跟我啊,就去当兼职英文老师,教德国人英语,还有就是去教堂给别人用英文唱圣经来赚钱打球。”张敏师兄跟我们说起龙公跟他说的留德的生活时,脸上不自觉得流露出笑意,“这足见老先生的英文水平是很高的了”,“晚年时,龙教授还经常关注最新的学科动态,那时候很好啦,还经常跑去看CA,SA等外文杂志的,而且看得很快的,中文期刊都很少看。”

张敏师兄还给我们讲,当初龙康侯教授去德开会(留学?)时,是坐火车穿越俄国,斯拉夫,法国,德国等亚欧大陆多种语言的国家,但是龙先生都能很好的交流,特别是德语和英语,也能用俄语大概交流。

作为那个时代出国留洋的知识分子代表,龙康侯先生的外文功底真的是可谓造诣颇深。

 

洞悉化学发展大潮:博士研究以及回国科研方向站在时代前沿

   张敏师兄在我们的谈话中多次提到龙康侯老先生是一个很能把握大局的人,无论在看书还是做学问上,他提到了龙公在柏林大学时读博士的课题,就是研究淀粉。回国后,龙公做生物碱的研究,做植物化学。“在中大,更是创立了高分子实验室,奠定了中山大学有机学科强学科的基础,70,80年代,龙公更是投身研究南海的海洋天然产物,和现在天然产物学科强势发展相比,这在当时是鲜有人问津的领域,但是,龙公看到了南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国外海洋天然产物学科正在发展,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少之又少,发展缓慢,所以,龙公看到了开展天然产物研究的意义所在,1978年后,经过了文革时期的不公平待遇后,立即投身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一直到去世前,都无不关注着这个领域。”谈及龙公对于海洋天然产物学科的发展贡献时,张师兄可是对自己老师一脸崇拜。

侃侃笑语话龙公,荷池边上忆恩师——访85级校友张敏先生

张敏学长侃侃而谈

 

克己宽仁亦师亦友:出版刊物挑不出错别字爱和学生开玩笑

当我们问起张师兄和龙公平时工作和生活的感受时,张师兄首先就很快的说出,龙先生是一个非常严谨和简练的人,张师兄给我们讲,龙先生在自己写文章时写完了都会改很多次,加上龙先生的语言功底很好,龙先生的自己写的一本书,出版社居然在里面挑不出一个错别字,一字不改地出版了。可见龙先生在治学上对自己是要求很严的。

我们很好奇追问师兄龙公会不会也对学生很严时,张师兄很大反应的说:“不会,龙先生呢,他对学生是很宽容的,在我的记忆中龙先生是没有发过脾气的,他在我们的学业上没有很限定我们,更多的是给与我们一个方向和鼓励”,张师兄越说越兴奋,似乎回到了当年在龙公门下的求学时光,“相反,他很幽默,在实验室有时候很跟我们讲很多我们一大串东西,我们都听不懂,龙公就会说,开玩笑的啦,然后就掩起嘴笑了起来。我们也经常去龙先生家里吃饭,经常给我们讲哲学啊,名著啊一大堆东西,我们也不懂,然后龙先生就问我,你们知不知道啊,懂不懂啊。”我们问及龙公平时有没有给师兄讲过他自己在文革中遭到的不公平待遇,张敏师兄说,龙公没有跟我们讲过这些东西,他都不在意了,更多的是关心他的科研工作。在张敏师兄口中的龙公,是一个幽默风趣博学多识的老师,乐观,健谈,话题多,但是也没有一点架子,是学生难得的益友。

 

深长寄语母校学子:语言功底要扎实多看书

    张敏师兄还跟我们讲了很多关于龙公的小故事,为龙公坎坷的一生感慨,但作为学生的师兄对龙公的聪明多才甚是佩服。师兄给我们分析了国外化学学科的发展,指出了现在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脱节,感慨中国教育的弊端。但张师兄以很多他的师长的经历教育我们,一定要学好有机化学,这是对你们以后很有用的,无论自己以后是否从事化学相关的工作。张师兄说,受老师的语言功底深厚和对文章的严谨的影响,在大学里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自己出来工作以后,收益匪浅,并告诫我们,无论学什么,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首先要有过硬的语言能力。其次,说自己受老先生影响,在大学里看了很多书,龙先生自己本身也看了很多书,什么书都看。所以,张师兄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在大学里面多读点书,要不,出来工作后,没有时间读书了。

    张师兄对我们言传身教,更是让我们在这一次采访中收获了过好大学生活的宝贵意见。

 

    采访将近两个小时,张师兄由于有事采访就到此结束了,在最后,我们将校友总会的礼物送给了张敏师兄,我们一起拿着活动的队旗在清香的荷池旁合影留念,结束了今次采访。

 

侃侃笑语话龙公,荷池边上忆恩师——访85级校友张敏先生

张敏学长与同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