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深,爱岗坚守——访78级黎小雄校友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笑容亲切,热情随和,谈吐风趣,诲人不倦,他对母校有着一份心驰神往的情深,他三十载坚守岗位,寓学识于工作,踏实奋斗,默默奉献。他就是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78级校友,现就职于佛山南海北沙制药厂的黎小雄先生。

 

赴战高考,大学梦圆

    作为国家恢复全国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他以优异的成绩第一志愿报读了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有机化学专业并被成功录取。由于受当时所在肇庆七中一帮资产阶级优秀教师的影响,他对大学有着更多更高的憧憬。他心目中的大学是优雅的,是人生的金字塔,是学识的摇篮,是实现梦想,创造人生价值的舞台。踏入华南地区第一学府,中大校园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很美。此刻,大学梦圆。

 

追忆大学,乐趣时光

    追忆大学往事,他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开怀大笑,难掩心中兴奋,难掩母校情深。

    他说道,当时班上同学年龄跨度较大,班里的老班长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家都非常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习都十分认真,自己也在年长同学的影响下努力学习,并在课堂外涉猎国内外行业杂志,并常与老师论道,甚为有趣。他还假借暑假翻看完了全英的有机化学述论,并与我们分享学习英语的心得——脸皮要厚,嘴唇要薄,单词不要硬记,要多用。

    大学,是汲取知识营养的摇篮;大学,也是体验生活,与人成长的家园。回忆起在中大四年的求学生活,回忆起那段与同学相处的成长经历,黎校友顿时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他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着他当年的中大故事。当年电视还未普及,所以一遇到放电影学生老师们都很兴奋,有一次校外某处连放两场电影,学校里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跑出去看了,但回来时学校大门都关了,门房大叔也不给开门,一大伙人硬是被困在门外怎么也进不来。这时有身手矫健的同学很容易翻进了门,还把锁给砸了,把大伙都放了进来,大伙顿时一哄而入,各自欢笑着跑回宿舍,一下子在校园里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虽然行为不雅也违反校纪,但他觉得那个年代的人很有活力,性情也很率真。后来电视慢慢普及了,宿舍楼梯口也安置了一台电视供同学观看。但楼梯口特别挤,经常围满人,所以经常只能在外面看不到的地方听声音。有一次直播中国国家队的足球比赛,中国队输了,看电视直播的人个个群情激愤,大声吼叫,还砸玻璃瓶子发泄,对中国足球的又爱又恨在他们那个年代已经盛行了。他又说道自己在学校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帮厨”,因为帮厨得食。轮到自己有机会去食堂厨房帮忙了他都特别兴奋,因为帮忙之后可以和厨工们一起吃饭,是难得的可以吃得又好又饱的机会。他说当时男生很多都吃不饱,班上女生总会把用不完的餐票给男生用,而女生有时两个人吃一两饭也吃不完,让他很是不解。后来班干部聚集在女生那边开会他才发现原来女生宿舍存有很多零食,怪不得她们在食堂吃得少。讲到这里,他笑得更厉害了,仿佛回到了当时的情景。不过时光总是短暂的,一转眼他们就毕业了。他说当时大家都很不舍,打包好行李准备离开了的前一天晚上,他们把不想带走的床单用木棍卷着,伸出窗外点火燃烧,此举很快得到其他宿舍响应,于是大家纷纷效仿,在这离别时刻尽情地抒发内心的离愁。

 

怀忆恩师,仍念中大

    四年中大人,一生中大情。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回忆起在中大求学的老师,黎校友总充满强烈的感激之情。他回忆到,在大学里跟老师学了很多十分有用的专业知识,这对他以后的工作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说道,我把老师教我的都用到工作上去了,而且还没用全呢,感谢老师教给我那么多知识。当时有的课程很难学,比如结构化学,但是任课老师以其独特的方式把课程讲授得十分有趣生动,大大提高了大家学习的兴趣。他还讲到最佩服和欣赏的一位老师,那是他们的英语老师。他面带兴奋地告诉我们说,这个英语老师是把艺术融入了教学,上课贯以动作、表情、声调等,课堂像表演一般十分生动,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后来老师生病了,换了另一位任课老师,可同学们都恋上了前任老师生动的授课方式,课堂变得不习惯了。后来老师病好了,同学们纷纷向学校反映希望老师重新回来,但老师已经被安排到新的岗位上,同学们都很失落,也很遗憾。

    再次回忆起母校,黎校友表情少了些许兴奋,仿佛若有所思。他深情说道,离开了母校,回去的机会虽然少之又少,但在外面,总以身为一个中大人为豪,总会说中大的好,不许别人说中大的不好。一份母校的情结,一直深深凝聚在心中。

 

爱岗坚守,勉励后辈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职业论成功。作为黎校友本身,他的追求是:充分发挥所学,坚守岗位,踏实奉献,为企业发展和个人事业竭心尽力。他是为数不多利用专业知识,在同一个工作领域坚持奋斗30年的坚守者。他用他的坚持,用他的知识,帮助企业由小做大,由弱做强,开展自主研发,保持企业生命力。他用对岗位的热爱和坚守诠释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选择和追求。

    对于年轻的后辈,他不吝分享自己人生的经历和工作的经验,勉励后辈成长和进步。他说道,在学校要坚持严谨的学术操守和建立踏实的理论、动手能力基础;在选择岗位上,要敢于挑战自己,拓宽就业选择面,不要囿于专业,要充分发挥个人其他方面的才能,要时刻满怀自信,勇于尝试。

 

母校情深,爱岗坚守——访78级黎小雄校友

采访合影留念

 

 

文章录入:钱亚声      责任编辑:09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