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情系母校——访78级叶永前校友
中山大学高分子专业学士、中国科学院广州研究所研究员、澳大利亚海归博士、广州正邦化工有限公司创始人,30年来,执着于努力学习和坚定奋斗,叶永前校友一步一步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成功,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用他的话来说,自己相比很多人幸运得多,是时代的幸运儿,刚好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的契机,从高中直接就考上了大学。在中大的四年里,母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回忆。徜徉于静谧的康乐园是他最享受的时光,他喜欢那份安静,喜欢独具气息的校园环境。除了对母校的眷恋,昔日同窗的情谊也是他抹不去的情结。他觉得他们那代人思想都很纯朴,彼此相处很单纯很融洽。时间过去越久,年龄越大就越珍惜和同学相聚的机会。
大学时期,叶永前校友认为自己在同学中是比较特别的,有点文艺派的作风。相比起大家都热衷的运动,他更痴迷于音乐。平时他会花很多时间在音乐上,自己也会玩玩乐队。音乐给他的大学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和回忆。
从中大毕业以后,叶永前校友首先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研究所从事胶黏剂相关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选择出国进修,并在澳大利亚攻读了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带着一腔创业的激情与梦想,他重新踏上了羊城的土地。凭借着在胶黏剂领域更为成熟的理论及技术能力,他开始着手创办起广州正邦化工有限公司。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公司已步入正轨,成为集销售、生产、研发于一体,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主要生产工业胶黏剂、路面冷涂沥青等产品的极富发展潜力的化工企业。叶永前校友也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把公司做大做强,让企业更上一个台阶。当问及是否考虑从事其他行业的发展时,他说现在的他喜欢跟着感觉走,把感觉发展成兴趣,把兴趣发展成追求,他尊重自己的选择,会坚持自己的追求,在行业内寻求卓越,让梦想充分闪光!
在做好企业的同时,他十分希望与学校或学院建立长期互惠合作。在谈到是否考虑和学校建立合作的话题时,校友显得很兴奋,他认为这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事情,学校或学院可以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也可以协助学院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同时还可以招收优秀实习生进入企业实习,给双方一个互相考察和选择的机会,既可能帮助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为企业招纳人才。他说他希望接下来能安排时间去做这些事情,与学校和学院洽谈合作。
谈话中,校友也谈到了国内外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性。首先,他很敬佩曾经在中大求学期间的一位老师。他赞叹老师讲课非常优秀,课堂十分生动,很能启发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高,对老师的印象也一直十分深刻。同时,他又对比了国外教育,他说,国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引导性,学生更多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学习,老师更多时候不会言传身教。他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更好的发展。
作为过来人,叶校友慷慨地跟我们年轻一代分享着他丰富的人生履历和感悟,指引当代学生在学习和职业发展上有所追求。他说,大学并非是特别关注地去做一个东西,而应学会拓展,去全面发展自身能力。作为一个本科毕业生,面对职场和工作岗位,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毕竟仍然十分有限,所以企业更希望应届毕业生具备更全面的素质,能够快速接受岗位培训,更快适应并投入工作。他觉得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首先要表现出来的是工作态度问题。刚刚入职的大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只有经过工作的历练才更能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他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代大学生应重视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Think out of the box!没有受到禁锢的思维,能够发散地去思考,对于大学生在岗位上的成就至关重要。做到这一点,对大学生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都会有很大帮助。同时,他也建议当代大学生有机会应该把握去国外学习的机会,去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去增长自己的见识,这对自身发展也十分重要。最后,他谈到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勇敢地去挑战自己,敢于不断去尝试,敢于为了梦想去执着追求和奋斗,平日里让自己和更多不同的人去接触,从不同的人身上去学习和借鉴,去培养与人联系和沟通的能力。
大学是自由开放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是自由的,他们应该更勇敢地去追求,更勇敢地去接受挑战,把大学真正学活了而不是把一些东西看得太死。本科毕业出来的大学生不一定只有一个选择的方向,他的理想在哪,他就有可能在那个心之所属的方向发光和发热。大学只有短短的四年,学生所能学到的东西实在有限,所以,希望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去追求丰富自我。
中大,对于叶永前校友来说已经是一个远远逝去的梦,但他从未真正的离开。他依旧清晰地记得当年的平房教室,当年的宿舍楼,还有当年钟爱的那份安静。他说中大现在变化很快,也变化很大,他很欣慰地看到母校不断地发展,内心为这个古老的华南学府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时代人才而骄傲。身为中大人,一生以中大为豪。他说他很喜欢中大,他接下来的愿望是真正去落实实现和母校的合作,也给母校的学子和自己的企业搭起一条人才输送的桥梁。

采访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