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无名摊档到全国连锁知名品牌 ——寻访87届化学系校友赖建雄学长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2013年7月13日,寻访小组一行人抵达耀中广场流行美公司总部,由于抵达时间稍早于与赖学长的约定时间,接待人员将我们领进了一间布置得十分梦幻的接待室:粉红色的墙及梳妆台,琳琅满目的发饰,陈列整齐的装饰品——同行的女生不禁惊呼:这简直就是女生梦想中的化妆间!

  眼前的布置越让我们寻访小组惊叹,心中对寻访对象的好奇心便越大: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赖学长转行至个人饰品行业?又是怎样的原因,使得赖学长选择毕业10年后再创业?白手起家,到如今分点遍布全国,期间经历了多少困难?

  一个个问题不停地从我们脑海中冒出时,赖建雄学长如约而至。寻访小组队员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开始了和赖学长愉快的交谈。

独具慧眼,初涉发夹行业

  赖学长告诉我们,在他读书的年代,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国家分配工作——赖学长本人便被分配到中山市精细化工集团,从1987年至1991年,在精细化工集团做了五年与化学相关的本职工作。但后来由于体制和地域的原因,赖学长在1991年的时候,辞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来到一个他认为“更开放”的城市——深圳,开始创业历程。

  然而,赖学长来深圳初时,并未立即投身于发饰行业,而是选择与投资商合伙,继续从事与化工相关的工作,赖学长提供技术支持,新的公司生产与精细化工集团同类的日化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6年,赖学长在深圳的第五年,他选择结束了与原先投资商的合伙关系,带着几年间积攒下的七八万,在深圳华强北的女人世界开起了小档口——卖发夹。

  问及学长如何萌生卖发夹的念头,学长对我们阐述了他的观点:“如果继续做日化,需要大投资,没有几十万不行,这在资金上限制了我。而发夹这一行,是我在做日化产品的时候就有关注过的,发现这一行真的有得做。发夹当时在国内大多价格比较低,规模很小,没有什么实力……后来也走访调查了一下,包括女人的内衣、袜子、皮带、袜子、鞋、箱包,发觉还是发夹这个行业比较能够做得起来。也没有什么大‘龙头’,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在给我们讲述小档口故事的时候,赖学长还提到了一次“缘分的偶遇”。学长跟我们表示,他在深圳很喜欢参加展销会,发现一些新鲜的玩意儿。有一次他在深圳上步路的旅游展销会上,看见一款丹麦的发夹品牌‘COLORS IN FASHION’,在跟我们讲述初遇这款发饰的时候,赖学长显得异常兴奋,脸上布满了光彩,连肢体语言也变得丰富起来。“说实话,我当时看到‘COLORS IN FASHION’的时候,真的就像是看见一见钟情的情人一样。我一看,哇!有这么漂亮的发夹!是我梦想当中想要经营的!当时表现得很兴奋,发抖。”

  “当时的代理人,是香港的,他在香港看到国外看到好的产品就拿来做代理,然后拿到国内来做。但是他又不懂这个发夹要怎么经营,于是拿到展销会上面寻找大陆的代理商。正好给我看到了!”提到创业伊始的机遇,赖学长的生动的描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当时的场景中,“我会很兴奋。他当时觉得,我一个男人对发夹这么兴奋,是不是骗子啊?”说到这时,赖学长还故意提高了声调,惹得寻访小组队员一阵笑声,顿时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转战佛山,首创个人品牌

  “从九六年到九七年这两年,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财富,大概赚了有几十万吧,就靠那个小档口和卖进口的发夹。所以到九八年,我就觉得我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品牌了,所以去佛山,开了我的第一家专卖店,以前的那些档口是没有品牌的。”提到这里,赖学长以一种自豪的语气告诉我们,“流行美是当时我的第一个品牌专卖店,属于我自己的品牌。”

  有感于COLORS IN FASHION所带来的机遇,赖学长把品牌的名字定为BEAUTY IN FASHION,直译过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流行美”品牌。

  精准的市场眼光,使得刚刚建立的‘流行美’品牌迅速成长,在2000年的时候,已经小有规模,在佛山等地拥有十几家分店。然而,创业的历程总部能够一帆风顺,企业的成长不总是阳光雨露,总会碰到一些阻碍。赖学长跟我们分享了,在2000年一件令他难忘的事情。

  “当时有十几家店,大概有五六十个员工。一个店一年能赚到大概20万,十几家分店一年下来就能赚到200万,当时觉得很好啦。没想到的就是,当时很多店长,在2000年的4月,大概就是过完年之后的两个月,拿了工资,三四个人,同时都走了。当时很想不通,因为98、99年很多小姑娘南下找工作,有一份工作给她们就已经很开心了,当时她们月收入三四千,怎么还会辞工不干了呢?后来发现,她们全都出去开竞争店了,跟我们一样。”

  提及当时出现的状况,学长现在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从学长的描述中我们依稀能感受到当时对他的影响。学长坦言,从事发夹出售的行业,十分容易被模仿,这些独立出去的门户是无法避免的。这种事情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以后依然无法避免。

  “与其是这样(让人才流失),不如好好利用这种事情,所以我推出了内部创业计划。”赖学长在这里,又展现出商人敏锐的眼光和智慧,“内部创业计划是什么呢?就是内部的人,做好店长以后呢,她就可以加盟,我就可以支持她开店。支持她开好‘流行美’,采取积分计划。现在流行美有3000多家分店,其中1000多家都是我们内部的人出去开的店。”

心怀母校,寄语中大学子

  尽管已经毕业16年,在跟赖学长谈起有关中大的老师、同学、学习时,仍旧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有关中大,有关时光的印记。简陋的课室,平房内的教学,十人间,上下铺,小书桌,公共澡堂,水泥板……

  赖学长告诉我们,现在他一年会回学校七八次,在中大有任职,会回学校工作。这些年来一路看着母校的变化:楼多了,院系扩招了,人也多了。

  时光带走了曾经留在中大的物什,永远带不走的,是留在中大学子心中不灭的记忆。

  寻访的最后,我们向赖学长征询即将面临的毕业选择,学长给了我们这样的说法,让我印象深刻,以此作为本次寻访的结语:

  “就业创业深造,都好。最好就是符合自己的选择。我们这一代和你们这一代时代背景不同,我们几乎一穷二白,要解决生活居住等问题。而你们面临的生活压力小、所处的社会角色不同,你们可以更多地、没有压力地做真实的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不要牺牲掉自己内心的追求的东西。我们是无可奈何地做很多事情,因为要生存,要发展。你们不同,可以为自己内心追求的东西去做事情,不要太迫于这种压力,相对来说你们要更幸运些,做让自己快乐、高兴、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无名摊档到全国连锁知名品牌 ——寻访87届化学系校友赖建雄学长

(赖建雄学长与队员们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