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访张秀莲老师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张秀莲老师是非常支持我们工作的校友之一,尽管自己的工作非常忙碌,却依旧安排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为了不耽误学姐的工作,我们采访小队一行4人早早的来到张学姐的办公室——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化学楼,等待学姐的到来。由于是小队的第二次采访,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显得有点焦虑和紧张。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我们看见一位学姐远远的便热情的向我们打起了招呼,并由于工作繁忙向我们表示歉意。看着学姐的热情的微笑,先前环绕在我们几个间的紧张气氛都烟消云散了。

  在学姐的办公室坐下后,她热情的为我们泡茶,搬凳子,在经过大家的一阵忙碌之后,我们和学姐开始了交流。

 

漫漫求学路

  学姐坐下后,就向我们讲述了她如何从一个农村的学生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的故事。在我们看来,学姐的整个求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追求梦想,不断的克服困难的艰辛的过程。

  作为一名农村的孩子,学姐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顺利的考上了县城的唯一一所重点高中,然而当时学姐所在的高中只有理科,所以学姐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文科,选择了理科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然而面对这种被选择,学姐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或者放弃学习,相反,从此之后便在理科这条道路上不断的拼搏与探索。回忆起当时的高中生活,学姐感慨起当时生活的艰苦。她说道高中几乎没有米饭吃,就吃玉米饼,冬天很冷,但是没有开水喝,只能喝冰冰的水。晚上需要学习,也只能的时候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学姐完成了她的高中,然后被分配到初中当老师。

  现在师姐回忆起当初的被选择,她非常感慨的说道:虽然经过那么多年的拼搏,但由于自己的天赋不擅长理科,因此我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成绩一般,无法和中大的一些老师相比。但是化学对人的科学思维以及人的品质的培养还是很有好处的,我也是从中受益很多。

  然而,学姐并不满足与这样子的生活,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一闯。在学姐的好朋友的劝说与鼓励下,张老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考研。

  在做下这个重大决定后,学姐就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考研准备。学姐和我们说了一句话:我一旦决定下来,就会一直努力。在这样的毅力的坚持下在整个备考期间,学姐工作之余,每天晚上2点钟睡觉,早上5点钟起来,在煤油灯下自学,星期六星期天依旧如此,然后在英语和部分专业课完全自学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艰苦的环境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取了西北大学的研究生,后被送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联合培养硕士,师从惠永正教授(时任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后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和蒋锡葵院士。

  选择是一个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而被选择则是你不能够改变的决定,然而无论选择还是被选择,既然有了方向,既然有了决定,那么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努力的前进和探索,这就是张学姐的求学路中折射出的道理。

浓浓师生情

  当高中毕业后,张学姐成为了当地农村初中的一名化学老师,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作为老师,尽职尽责则是学姐一直坚持的原则。

  为了让学生能够专心学习,学姐对自己的学生要求一向非常严格,与此同时,还会为了学生以后的未来考虑。

  在初中任班主任期间,班里有一位男生叫高佳卿,学习非常刻苦又聪明,在班上学习成绩经常排第一,每天晚上学到两点钟左右,学姐看到了他对学习的兴趣,于是当时就告诉这位男生:毕业之后不要去读小中专,他的成绩应该能够读区重点高中,并且继续努力以后则可以考上重点大学。在学姐的支持与鼓励下,男孩考上了重点高中。而学姐当时那个班级高考时更是有20多个人考上小中专,化学成绩是全区第一。

  在男孩读高中期间,学姐还继续的和他保持着书信的联系。为他买一些参考书,并在其学习期间一直帮助他,写信鼓励他。后来男孩在高考的时候也顺利的考上了重点大学、后来又读了硕士和博士,当年的那位男孩现在已经是事业有成,现在是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而当年学姐对于他的帮助更是让他对学姐一直心存感恩。,两人现在经常保持联系。

  后来在西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张老师成为了延安大学的老师,同样作为班主任的她对班里的大学生依旧严格要求,就像对待初中生一样。学生也有过抱怨,但是学姐却坚持着从严管理学生,尽管有一些学生但是不理解,张老师还是会花费比其他的班主任更多的时间,因为学姐对待她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而孩子总归是有惰性的。

  在学姐严格的管理下,她所带的那一届学生有着非常出色的成就,有一些在国内外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当教授、博导,当20周年校庆的时候很多同学回忆起当时的大学生活,非常感激张老师当年对他们的严格管教,尤其是当班长宣读完张老师写给他们的情真意切的一封信时,全班同学泪如雨下。感激学姐当年对他们学业的督促和付出的辛苦努力。学姐看到自己的学生的成就,引以自豪,觉得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尽职尽责,乐于付出,用这八个字来描述学姐对于老师这份职业的态度再合适不过了。而对于这份职业的尊重和热爱也是让学姐一直在教师这份职业上做到了现在。

深深中大缘

  在延安大学任教几年后,学姐来到了广州打拼,随后便在广州第二师范学校任职,这也为其与中大结缘奠定了基础。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学姐决定读在职博士,并选择了陈小明院士作为自己的导师。像以往一样,学姐决定了一件事情之后便开始很努力的为之拼搏,无论道路有多么的艰辛。于是,在一边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行政工作(时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化学系副系主任)和教学工作,还有照顾家庭的基础上,学姐将剩下的所有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面。“从困难堆里走出来”这是学姐对于自己的博士的学习的总结。

  对于自己的导师陈院士,学姐对他的教学态度是非常的认可。陈院士一直秉持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点让学姐的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对于老师的科研态度,她也是非常的佩服,学姐说道:陈院士是非常的敬业,非常的刻苦。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并且陈院士治学非常严谨,对于修改学生论文修改的非常仔细和认真。”对于陈院士,相对于学术上,在做人方面学姐也是获益匪浅。作为一名学生,学姐看到了陈院士的为人处世低调,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并一直向陈院士学习着。

  对于中大,学姐还特别提到的学校里浓郁的学习氛围。学姐说道:“每回来一次中大,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中大的老师都在潜心的做研究,学校的学术氛围非常好,让我获益良多。

  很快,和学姐一个小时左右的谈话就结束了,而在回去的路上,我们几个也都一直在讨论着学姐的人生经历,因为从中我们真的是学习到很多很多,这些对于我们个人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梅花香自苦寒来,芳香是由苦涩中孕育出的,就像珍珠是蚌的痛苦的结晶,彩虹是暴风雨的产物一样。只有饱经风霜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芳香。而学姐现在就如同梅花一样,在经历过艰苦的磨难之后,开始了绚丽的花朵,正散发着自己的独特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