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一级生物安全水平是实验室操作、安全设备和设施适应于从事具明确生物特征的、已知在健康成人中不引起疾病的、活的微生物菌(毒)株研究的生物安全防护永平。适用于教学用实验室,适用于我国第四类危害的微生物(见第三章BST-3BSTBio-safety table的缩写,下同)。然而,许多通常与人类疾病不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是条件致病性的,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在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的和免疫抑制的个体中引起感染。对于在体内已经繁殖多代的疫苗株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无毒的。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不需要特殊的一级和二级屏障,除需要洗手池外,依靠标准的微生物操作即可获得基本的防护水平。

 1 设施要求

     在实验室设计时,应特别关注能够造成实验室生物危害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气溶胶的形成;②处理大容量和/或高浓度微生物;人员过多或设备过多;④啮齿动物和节肢动物大量孳生;⑤未经允许人员进入实验室:⑥工作流程中使用一些特殊的样品和试剂。

BSL-1实验室的设计和设施方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为安全运行以及清洁和维护提供充足的空间。

    (2)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应当是光滑、易清洁、不渗水以及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板应当是防滑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避免管线暴露在外。

    (3)实验台应当密封于墙上,不渗水,可耐消毒剂、酸、碱、有机溶液的腐蚀,并能适度耐热。

    (4)在实验室内进行操作时应保证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闪光。

    (5)实验室内的设备应当摆放稳定,在实验台和其他设备之间及其下面要保证有宽敞的空间以备清洗。

    (6)应当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从而预防在实验台和走廊内造成混乱。最好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提供其他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

    (7)应当为安全地操作及储存溶剂、放射性物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备。

    (8)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外应当有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设备。

    (9)每个实验室都应该有洗手池,洗手池最好安装在出口处。

    (10)实验室的窗子和门入口处应安装防媒介昆虫和啮齿动物的纱窗和挡板。

 

2 环境参数:

    <1>相对于实验室外部,其内部保持负压。实验间(污染区)的相对压力以(40±5)Pa为宜,半污染区与实验间之间的缓冲间的相对压力为30Pa,半污染区的相对压力以(20±5)Pa为宜,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的缓冲间的相对压力为10Pa,清洁区为室外大气压;

    <2>实验室内的温度以人体舒适范围为宜,相对湿度以不超过70%为宜,或根据工艺要求而定;

    <3>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以1万~10万级为宜;

    <4>实验室人工照明应均匀,不炫目,不反光,工作照度不高于500lx;

    <5>实验室内噪声不超过65dB

    (6)其他:

    <1>实验台表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2>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为便于清洁,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应用专门放置生物废物容器的台(架)。家具和设备的边角和突出部位应圆滑、无毛刺;

    <3>所需真空泵应放在实验室内。真空管线必须装置在线高效过滤装置。真空泵工作时,不能影响室内负压的有效梯度;

    <4>压缩空气钢瓶等应放在实验室外。穿过围护结构的管道与围扩结构之间必须有效密封。气体管线必须安装在线型高效过滤装置和防回流装置内。工作时不能影响室内负压的有效梯度;

    <5>实验室安全出口应有长效发光指示标志。

 

3 设备要求

BSL-1实验室对高压灭菌器、离心机安全罩没有要求,生物安全柜要求I型生物安全柜。

 

4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的内容包括防护用品和防护操作程序。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个人防护的必要培训,考核合格获得相应资质,熟悉所从事工作的风险和实验室特殊要求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应按照分区实施相应等级的个人防护。实验室操作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原则。工作人员进入BSL-1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实验操作时应戴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区内。不得穿工作服进入办公区等清洁区域。用过的工作服应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