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材系本科生党支部“探讨幸福”读书报告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幸福是什么,像是个哲学问题,幸福广东是什么,就是个现实问题。
在本次“探讨幸福”读书活动中,支部党员纷纷表示对幸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幸福,不仅仅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对于小朋友来说,幸福可能是单纯而简单的快乐。幸福就是老师的作业不要太多,让他们能在晚上看看动漫;幸福就是爸爸妈妈的工作不要太忙,他们不必一个人独守空房;幸福就是节日里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尽情享受美好的时光。对于大人来说,幸福可能更复杂一些。幸福是不惑之年到来之前能够买得起属于自己的一座房子;幸福是工资的增长跟得上CPI,不必处处为了生活精打细算;幸福是小孩健康快乐地成长。”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的定义是越来越复杂了。那在我们的价值观中,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呢?
“《幸福的方法》中提出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分类,划分依据是它们与幸福的关系。分别有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幸福型,显然,幸福型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接近幸福、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这几种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呢?这里摘出作者对它们与幸福的关系的描述:忙碌奔波型的人将幸福等同于成功,只追寻目标,忽略了过程;享乐主义型的人将幸福等同于快感,将努力等同与痛苦;虚无主义型的人既看不到短时的享乐,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幸福型的人同样重视当前的快乐与未来的收益。我发现自己都有过以上四种类型的生活方式,有时忙到焦头烂额,有时又耽于享乐,有时为目标快乐地奋斗着,有时又会悲观得看不到一丝希望。按作者的意思,要获得幸福,无非是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改造成幸福型。”有党员是如此说的。
“幸福广东”是今年的热门词汇,是广东省委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建设要求。怎样的广东才是幸福广东?简单来说,只要广东人民都觉得幸福了,就是幸福广东。
“其实,老百姓对于幸福的门槛很低,只要生活安稳,哪怕日日平淡。我们不需要时速几百公里的高铁纵横驰骋,只要简单的公共交通能够让我去到我想去的地方;我们不需要多么雄伟的高楼,多么华丽的广场,哪怕一片能够在茶余饭后散步纳凉的小空地也可以是我幸福的港湾;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盛会来装点平淡的生活,一次奥运,一次亚运已经足够让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生活里朴实无华的需要。我们只需要平稳的物价,柴米油盐不再飞涨;我们只需要覆盖面广泛的医保,让每次生病时不再为了上医院而害怕;我们只需要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用一天天害怕变老。作为平凡的老百姓,对于幸福,我们没有更多的奢望。”党员同志有这样着这样的幸福情结。
“幸福其实很简单,消除贫富差距、稳定物价房价、搞好治安、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这些听起来都很常规,但是做起来呢?我知道这不是一时半刻能解决的,但是只要政府作出了动作,让民众觉得幸福还是有希望的,有希望的民众也是幸福的民众。”
“我能围绕本职做些什么呢?首先是实践好自己关于幸福的定义,自己正在追求幸福,并获得幸福,才能对周围的人有良好的影响。接下来,就是关心身边的人,他们对生活的感知幸福吗?作为学生,我们的日常交际对象很多时候只能是同学、家人,对于他们的幸福感知,我们可以通过多交流的方式去促进,这应该也是增进幸福的一种方法。总之,个人先做好本职,而众多做好本职的人即是大家;由个人到家庭,由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幸福是可以传递的。当幸福传遍我们的身边时,就是一个幸福的广东。”对于自身的践行,有党员是如是说的。
        笔者认为,看到政府在为我们的幸福而努力,问题的提出有官方关注并着力解决,人民的声音能表达人民的愿望并被聆听,我们就已经觉得幸福了。
最后,用其中一位党员的一段话来结束吧。
“很庆幸,作为一个广东人,我深深地感到骄傲。最起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我们的政府能够更多地倾听来自底层的声音。起码,我们的一个高中生就能够让地铁的大修回归小修补。起码,我们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读书不再那么困难。起码,我们的媒体能够公正客观地报道,不会一味粉饰太平。幸福是什么?当一个政府在每次决策的时候,都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普通的市民,在他的角度思考,那么我们的社会必然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