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下午,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陈六平教授在学院会议室主持召开了“2007学年度青年教师赴香港高校观摩学习汇报暨教学研讨会”。张仁俊副院长出席了会议。
会上,潘梅、肖小华、张艺、胡玉玲、闫素君、彭爱云和佘志刚等7位老师作了汇报。诸位老师都表示非常感谢学院对年轻教师的爱护和培育,感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为我们这次赴香港高校学习交流提供的经费资助。通过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校的学习观摩,让大家开阔了视野,从方方面面感受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理念和实验室管理,受益匪浅。各位老师对香港高校的深刻印象都集中表现在:全英的教学环境;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安排适应社会需求;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良好,学生上课注重效率;在实验教学上,学生注重预习,动手能力强,要求严格;实验室规划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仪器利用率高等。但大家也提到了相比之下我们也有许多优势,如我们的专业设置全面合理 ,实验环境宽敞,各种资源丰富,这些都有待大家多加以利用
陈六平教授对诸位老师的考察作了点评,他对几位老师提出的香港高校教师的PPT 课件做的比我们好这个观点并不全赞同,他认为其实我们也完全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只要教师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关键要花心思,下功夫。另一方面,香港高校授课的一大特点,就是课上不定时采取quiz的方式考察和督促学生注意上课效率,陈老师指出其实内地高校历来都有这个传统,只是现在很多教师受到了快餐式文化的影响把这个良好的教学传统给丢弃了,上课时只在不断的播放PPT,没有通过课前或课后的及时测试等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去了解学生接受了多少,没有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陈六平教授指出,我们的教师要在教学中狠抓学风,要采取灵活的各种测试考核严格把关,消除学生认为学不学都无关紧要,随便都能过关的错误思想。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上课时把要讲的重点抓住,对待每节课要象做学术报告那样来看待,认真设计讲课内容,把真正需要教师传导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难点和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在授课中要特别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强化实例教学,督促学生认真自学另外的百分之七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不能再例行填鸭式教育,而要进行引导式教育,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另外,他认为此次赴香港考察学习,以有机和分析两个学科组织的比较好,得到的收获比较完整;此次各位的考察还很不全面,如教学的考核、实验报告的攥写和批改等问题都没涉及到,有待下一批教师来完成。通过这一期的学习观摩活动,我们要总结经验,对外派考察活动要组织完善好,不要产生不利影响。
会上,张院长提出了建议,要把这个报告影响扩大化,让全院教师来分享这些学习心得。他对在座各位老师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表示能被选上参加第一期出境学习交流活动的老师都是优中选优者,希望大家以后以更高的责任心来对待教学工作,将来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这次活动可以说是国内首次的一个外派进修项目,也符合了教代会的提案要求让年轻教师通过香港这个窗口来感受境外的教学环境。
接着,大家就考察的收获作了进一步讨论,对如何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特别是如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等提出了许多建议。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