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人生”——2008“芙兰杯”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系列讲座之一

苏锵院士

苏院士耐心为同学们讲解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苏院士回忆了童年时代躲避战乱的情景,介绍少年时代艰辛的求学历程;同时用风趣幽默的方式对他心爱的科研事业进行告白:“我的人生进行了两场恋爱,一是与老伴结成姻缘组建一个小家庭,携手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二是与稀土结下50年的不解之缘,构建了一个稀土大家族。”如此幽默风趣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苏院士与年青学子的距离,在座同学向苏院士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场内气氛轻松活跃。苏院士自称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科研人员,他非常感谢国家的培养。
苏院士与同学们分享了几十载的科研心得,并以校训告诫在座学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处理好九个关系——学与问,学与思,博与专,薄与厚,粗与精,伪与真,知与行,理论与实际,继承与创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处理这九个辩证关系,苏院士结合自身多年的学习经历,总结出“学专而博,虚心下问,有容乃大,有积乃高,剔除粗伪,存精存真,精出于勤,业成于恒,勇于实践,志在创新”的治学方法。他还特别强调,青年学子在认识、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自觉培养起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积极寻求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的途径。苏院士还引用《论语》的名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也不足畏也已”,激励同学们要珍惜时间,满怀信心踏上科研之路,并鼓励大家从中华传统智慧中汲取精华。最后,苏院士以一副对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帅出于师而优于师”作为结语,向青年学子提出殷切的希望。在座学子对苏院士旁征博引的论述钦佩不已,并将 “帅”从“师”出,敢于冒尖,勇于突破的教诲牢记心中,作为日后学习、工作的座右铭。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同学们争相向苏院士请教,苏院士睿智而幽默的回答更是博得台下阵阵欢笑和热烈掌声。
整场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苏院士始终面带微笑,站着为同学们演讲。苏院士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寄望让同学们重新审视自己:这点我做到了吗?我应该如何改进?在苏院士的指引下,同学们也逐渐明晰:兴趣是前进的动力,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坚持是制胜的法宝,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同学们以后是踏上科研道路还是从事其他工作,相信苏锵院士的教导都会如明灯一般照亮学子们前行的道路。
(院研究生会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