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我院师生赴香港高校进行交流

符若文书记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师生进行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与我院研究生交流

参观香港中文大学实验室

我院研究生与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进行交流


访问团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师生合影留念
为了开拓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新思路,提高我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我院研究生与香港高校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在我校港澳台事务工作办公室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共同支持下,我院20多名师生于2008年11月26至28日赴港进行访问与学习。
访问团由我院党委书记符若文教授、副书记孔晓慧老师、祝方明教授等老师和我院部分优秀研究生代表组成。香港和珠三角一衣带水,但彼此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术氛围,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却有很大的差异。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校,确实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短短三日的赴港交流活动中,我院访问团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师生进行交流座谈,就教学理念、研究生培养工作、科研发展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香港高校化学类本科生培养的年限为三年,硕士生为二年,博士生为三年,硕博连读为四年,较内地的培养期限要短,培养的效率要高。这些优势不仅来自于其本身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师资力量,而且也来自于其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香港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讲求“少而精”,从教育理念到具体的机制、手段,都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他们先进的教学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另一方面,“教学相长”的理念在两所高校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下得到很好的诠释,师生间的互相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使学校的学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针对内地高校对研究生课程设置较多的普遍现象,香港高校普遍认为,本科教育应该侧重
我院访问团还参观了两所高校的实验室,了解它们的科研环境和仪器设备,体验香港高校的科研环境。香港高校的实验室处处彰显“细致”的魅力。小至器皿、药品的摆放位置、一句温馨的提示语,都是经过细心考究的,体现着对学生负责的办学态度和人文关怀。这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在不断改善科研设备、科研条件等“硬件”的同时,也要注重塑造温馨、和谐、活泼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使同学们在良好的气氛下快速成长。除此以外,我院访问团还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亲身体会香港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与学术报告的能力。这类型的学术报告会每两周举行一次,化学系全体师生都会参与。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给系内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为课题组之间的交叉合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香港高校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给我院师生带来很大的启发,有利于提高我院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本次交流活动,加深了我院与香港高校之间的了解,为日后进一步深入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化学学院学生通讯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