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十载依旧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2008学年度“开放式、研究性”实验交流(答辩)会于9月7日上午8:00在丰盛堂A107室准时举行。出席答辩会的嘉宾和评委有陈六平、匡代彬、张建勇、沈勇、谢天尧、戴宗等十一位老师。答辩会由张建勇老师主持,19个项目组的100余名成员参加了此次答辩会。在学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设立的“开放实验室基金”和化学学院配套经费的联合资助下,经历了十载的年度“开放式、研究性”实验,再创精彩辉煌。

八点整,答辩会在张建勇老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了帷幕。整个答辩会遵循小组成员代表汇报,每个小组报告时间为7分钟,教师提问、学生答辩3分钟。现场非常的精彩,每个小组都充分展示了其探索研究成果,并与同学们分享了宝贵的实验心得。从PPT上的展示可以看到同学们一年以来的努力,严谨的科研态度让人感动。在认真聆听完报告之后,3分钟的答辩气氛热烈,老师同学们都踊跃发言,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点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并积极提出改进意见,一问一答之间不断地迸出思维的火花;老师们也借此对自己研究的课题相互进行了交流,在这场小小的答辩交流会面前,大家都充满激情,追求进步,还不时引出了当今科学前沿问题,让学生受益匪浅。整个教室一直处于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让人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享受着科学与创新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与奥妙。“基于多糖/单壁碳纳米管组装体的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在展示时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还有剪纸模型,模拟整个组装过程,充满趣味,让人一目了然。“仿瓷餐具容器中溶出物三聚氰胺的快速测定研究”富有现实生活意义,自去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课题研究了我们生活中使用的仿瓷餐具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提出了比国标法HPLC更快速经济的电分析方法。在目睹科学研究可以真正转化成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成果之后,同学们真正了解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和科学的价值,对实验、对创新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都纷纷表示在以后的科研路上会继续努力,也会把现有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其成果更加科学可靠,服务社会。

答辩会一直持续到13:30才结束,老师的忘我工作精神和同学的学习激情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最后综合考虑论文质量、选题新颖性、课题应用性以及实验难易程度、答辩表现等因素,评委会经过一致讨论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基于多糖/单壁碳纳米管组装体的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项目以其高技术前沿、难度大、挑战性强、展示新颖、成果好荣获一等奖,“一步水热法制备CdS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等9个项目获得二、三等奖。

陈六平教授在给获奖小组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后,对答辩会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所作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不管此刻的得失,但科研的路要坚持,同学们在一年来实验过程中的科研热情、探索精神和积累的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这都将为大家未来的学习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同时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业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有一个充实的大四生活,并努力做出优秀的毕业论文。至此,本次答辩会圆满结束。

科学创新,十载依旧

虞晓云同学汇报“一步水热法制备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课题

 

 

 

科学创新,十载依旧

 

 

一等奖获得者王瑜和曾弟同学展示其制做的“多糖单壁碳纳米管组装体”模型

 

 

 科学创新,十载依旧

 

 

获奖项目组代表与评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