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基础、重创新、促应用、谋发展,稳健推进化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2009年10月10至12日,由北京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我院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毛宗万教授带队参加了本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院长助理、《无机化学》主讲巢晖教授;高分子与材料科学系系主任、高分子化学课程负责人卢江教授;教育部高校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化学分析》主讲李攻科教授;原教务处副处长、学校本科教学督导施开良教授;学校本科教学督导、《无机化学》课程负责人龚孟濂教授;校级精品课程《化学生物学导论》课程负责人马林教授;《化学分析》主讲甘峰教授;化工课程负责人王晓副教授;《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实验总管李厚金副教授;《仪器分析实验》实验总管戴宗副教授;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负责瞿俊雄讲师;本科教务秘书李淑君老师。毛宗万教授、施开良教授、龚孟濂教授、李攻科教授、甘峰教授、王晓副教授等多位老师应邀作了专题发言,这些报告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在大学化学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为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学院还进行教学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包括:教学工作定期检查、指导;三段考试,统一学生出口;教师带教资格准入制度;督教、督学、督管,三级督导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组织召开本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由资深教师传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环节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组织教师、教辅人员参加会议、赴香港一些大学等校交流学习。
同时学院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与实训和毕业论文的设计完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科技活动、科技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化学学科的兴趣;通过暑期科研、实验设计培训、自选或招标科研项目的资助,构建教-研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平台。组织发动全院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课题立项的形式吸收本科生参加有组织的课外科研训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投入。让优秀本科生直接参加科研课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实验探索和科学研究,使学生得到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创新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毛宗万副院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厚基础、重创新、谋发展,稳健推进化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会议报告,全面、系统地向与会的兄弟院校老师介绍了我院本科教学的改革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毛宗万副院长认为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化学教育工作的核心,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化学教育质量的新途径。会上毛宗万副院长还介绍了拟进行合作办学的情况,和“2+2”培养模式,通过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加强本科教学与国外大学的交流。
毛宗万副院长的报告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大家对我们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合作办学模式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