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舟中便是仙(一)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人字的最早形象,是一个孤独的站立的人的侧面,这样的孤独,是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我们独自乘着自己的这一条船,孤独地漂流在这世上。
  这条船上,快乐时,连鸡犬也升天,而危急时分却不能载上亲人、爱人或朋友。所以沉没的时候,永远只会是一个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曾经是彼此的誓言,但只怕真到了那生死关头,是否有人愿意跟你同船共罹难,即使有,对于一个心里有爱的人,亦会忍痛割舍,而让自己堪堪独担死间的大义,放心爱之人一条生路。
  所以,最后的时刻,总是一个人孤独的消失。而那些让爱人殉葬者终究是心中无爱,唯有占有,所以才会以爱的名誉占据别人的生命。

  现在我们写的这个“人”字已经变成了一撇一捺互为支撑的意义,人们亦是愈来愈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由此将一人独自生存的概率扩大了几成——
  在你独自航行的这一生里总有人进进出出,与你并船而行,有的留下了,有的消失了。而当有一天,你的小船沉了,你亦可登上一直与你同行的另一支小船,与那船中之人共渡患难的时分。当然,总有一天,你还是会一个人沉没,这世间的万物都避免不了一人独去的结局。
  只是,当我们互相支撑,未尽天年而遇天灾的沉舟侧畔便会有千帆驶来,让这个生的过程因爱而绵长,亦因此就温暖了许多,就有了值得珍惜的理由。
  一如近几年来,人类所遭受的巨大的海啸、地震等灾难,在那沉没的时刻里,有千千万万人摇船而去,力图从死神手上多拉出一个人来获得生的希望。
  这就是我们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的人之信念。
  所以中国的文字里便有一个“仁”字特显珍贵。仁字的右边的二是重文的符号,意思是仍然是个人,合起来是人与人的相处需要仁,需要相互亲爱。《春初·元命苞》云:“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淮南子》说人的精神,受之于天;形体,禀承于地,而人的生命孕育的过程——“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
   ——第一个月成膏脂状态,第二个月成肿块,三月成胎形,四月长肌肉,五月生筋,六月长骨骼,七月成形,八月胎儿会蠕动,九月躁动于母腹,十月呱呱落地。
  落地的人秉承天赋地予:“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
   ——人的脑袋像天穹一样呈圆形,而脚像大地一般是方形。天有四季、五行、九野、三百六十日 ,人也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节经脉。天有风雨寒暑,人也有取予喜怒。所以胆与云相配,肺与气相配,肝与风相配,肾与雨相配,脾与雷相配,这些都与天地相合,而心脏为其中的主宰。所以人的耳目如日月照耀天地般照亮人间,而血气如同风雨润泽万物般滋润体肤。

   想那《碧岩录》里有僧问智门禅师:“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说:“莲花。”又问:“莲花出水后如何? ”智门说:“荷叶。”而我们如此生为人身却禀赋天地的贵器亦是这样的在未出世之前的十月怀胎里,种种的酝酿就是为了成为人身这一朵莲花身,而出水之后的方向,却又是要回到莲花身前的荷叶态,就像那哪咤一般我们人身的结局都要刳肉还天,剔骨还地,而后重新用荷叶与藕再做一个莲花身。
  正如胡兰成说的:世界形势是荷叶,中国革命是莲花。借此般的推理,荷叶亦是天地的形式,而莲花是人身的境界。待得人身这一朵莲花初出水,桃李亦无言。
   人身之苦,需从尘世的泥淖里出头才见天日,而见到天日后的莲花身,却是仙家羡慕身,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所以,那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鼓琴而歌。孔子问其何所乐,荣启期回答说:“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