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促进化学创造未来,培养创新人才”——记计亮年院士科教人生讲座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12月21日晚19:00,由中山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化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百川交汇学术月”系列活动之计亮年院士科教人生讲座在丰盛堂A107揭开了帷幕。此次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教授,也得到了全院师生的大力关注和积极响应,我院古小红书记、孔晓慧副书记、赵丹琳老师等也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当晚可容纳15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在讲座开始前,计亮年院士回忆起了他年轻时求学海外和在中山大学30余载的科研和教学生活,并不忘叮嘱我们年轻一代要珍惜现在的科研条件。
 
 
计院士站着为同学们演讲
 
        “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促进化学创造未来,培养创新人才”是今晚演讲的主题,计亮年院士首先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例讲述了科学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代化学研究的热点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这些交叉学科方向上,更重点强调了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未来的重要性。
 
        当讲到“学科交叉方法研究生命的自然规律” 时,计亮年院士用其自身在外留学的经历向研究生们解释了原创性思维在科技人才的成长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并讲述了他自己研究的科研项目——仿生催化剂研究环己烷氧化环己酮的经历,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必须要进行交叉学科的合作。        
 
 
“我认为既要以量取胜,更要以质取胜。”
 
        “我认为既要以量取胜,更要以质取胜。” —— 针对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和科技人才成长之路这一论题,计院士语重心长地说了这一句话。计院士用中国论文总数位于世界第一但平均引用次数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事实,告诫我们研究生一味追求论文数量,质量得不到保证,会损害我国科学的声誉,不利于人才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科研人员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实事。
 
        计院士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中大学子总结了如何培养创新理念:研究生要有学术自主权、培养一定的外语能力、要善于思考、敢于尝试,运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以及制定合理的计划等。计院士的精彩演讲博来会场阵阵掌声。
 
        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化学生命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进展、如何面对科研压力、如何改善我国科学管理评价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计院士结合目前国内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现状,生动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赢得了同学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科研人员要求真务实”
 
        最后,院士呼吁在座的研究生一定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跨学科合作以及研究心理素质。他反复强调未来的科学工作者们创新的前提是求真,诚信是科学研究最基本底线。此外,要培养创造力、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懂得本专业学科,也要学习其它学科专业知识。        
 
 
 
计院士亲切地与同学交流
        
        年过七旬的计老院士站着完成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让现场学子大为感动。尤其在讲座结束之际,计院士和蔼地与有待提问的两位同学亲切地攀谈起来。其中一位同学事后这样说到:“计老先生和蔼亲切的笑容,让我如沐春风般温暖。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学习计院士对科研执着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科研思维。”
 
 
        讲座结束后,研究生会代表为计院士送上了精美的纪念品并合影留念,此次讲座举办得到了圆满成功。最后再次感谢计老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祝愿计亮年院士身体安康,祝愿各位同学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