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团队合作,提升人文素养 ——记化学学院学生骨干培训班研讨会
2017年12月28日晚,化学学院第四期学生骨干培训班第四次活动在丰盛堂A107举办。化学学院团委书记关文彦老师、团学指导老师王雪燕老师、研究生辅导员何晓辉老师,兼职辅导员叶晓军同学、黄斌同学、许可同学,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徐东航同学,党建助辅陈明坤同学,青年讲师团代表宗瑞同学,出席了本次活动。此次研讨会旨在增强学员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思想高度和综合素质,也希望同学们能借此平台提出切实的建议,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图1:主持人宣布开场
本次研讨会研讨主题分别为“帮扶学业困难同学的必要性与价值”和“讲座章的认定标准及认定办法”。在拿到主题后的这一个月里,各个小组运用了诸如问卷星、人物采访等方式,对自己的研讨主题进行了深度调研与探讨。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在8分钟的展示环节中,小组代表表现精彩,将调研得到的信息和小组对调研结果的看法完美展示。在答辩环节中,小组全体成员上台,有了调研基础的他们针对嘉宾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更具深度的回答,台上台下的思想碰撞让嘉宾与学员都对调研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看法。

图2:第五组同学进行展示
在第一个调研主题中,第一小组的同学指出了出现学业困难的原因,并从学生自身、教师、学校制度方面提出建议;第五小组通过调查数据肯定了帮扶学业困难同学的必要性,指出学业帮扶对学困者、优生以及对学院和老师均有不同的价值,该小组还提出图书馆打卡、背单词打卡等有利于学习的措施;第六小组调查显示学业困难会影响到个人心态与未来的发展,同时提出学业帮扶能营造一个学风浓厚的学习环境,不仅对学业困难的同学有益,对学习一般和学习很好的同学也有较大帮助。

图3:第六组同学进行答辩
第一个主题展示结束后,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徐东航同学强调了学业辅导更深层次的意义。他表示,对于个人,学业帮扶的意义是提高学习成绩,而对于学院和学校而言则是推动同学们共同进步,利用此举让每一个学子都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也是对“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理念的践行。除此之外,他还指出了三个小组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都没有具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关文彦老师则建议以绩点高低对学业困难群体进行较为明确的定义。

图4:嘉宾们认真观看小组展示
接下来,另外三个小组就“讲座章的认定标准及认定办法”进行调研展示。这三个小组的同学都指出了目前讲座章制度存在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同学们对讲座章认定的认知标准模糊等。

图5:第三组同学分析调查结果
结合问卷星里所设置的“哪类讲座可以有讲座章”、“不同讲座对应讲座章的个数”等问题,小组代表在展示中利用调研结果更有说服力地提出观点。而在解决现存问题的措施上,第四小组“电子化打卡”、“电子讲座章”的想法极大地激起了到场嘉宾的兴趣。

图6:关老师向同学提出问题
在这三个小组展示环节结束后,嘉宾们就此主题做出点评。宗瑞同学提到,讲座章制度的实行是希望能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这里面包含着学院老师对同学们在化学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的期待。关文彦老师也补充说到,借助讲座章制度可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把握良机,珍惜资源,不辜负学院的一片期望。
经过这次研讨会,同学们的调研与展示给学院解决这两个现存的问题提供了很多思考,而嘉宾们做出的精彩、深入的点评也促使同学们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这也正是骨干培训班开班的意义,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骨干,除了应该好好学习,更要积极反馈意见、关注学院建设动态,学院也将在老师与学生骨干的一起努力之下不断焕发生机。

图7:嘉宾与骨干培训班学员合影
晚上九点,骨干培训班全体同学与参会嘉宾到台前合影,第四期骨干培训班研讨会圆满结束。相信学员们经过这一晚的研究与讨论,对调研的主题有了更透彻的见解,也对于自己在调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了认识,我们期待在下一次骨干培训班中看到更精彩的思维碰撞和灵感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