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培训班——读书交流分享会
2018年5月25日晚,化学学院第四期学生骨干培训班第六次活动——读书交流分享会在丰盛堂A106举办。我院党委副书记郭燕老师、团学指导老师王雪燕老师、15级辅导员赵娟老师、15级辅导员童圣富老师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图1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骨干培训班在开班期间安排学员就指定书目《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开展读书计划。在本学期的骨干班学习即将结束之际举办分享会交流成果,意在加强学员间的交流,加深学员对伟人马克思的学习与理解,通过学习他崇高的个人品质来深刻我们的思想,打磨我们的人格,提升自我格局,并做到学以致用,为社会福、为邦家光。
王子元同学首位上台分享,他先对该书编写的用心及带来的裨益赞不绝口,然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并阐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伟大的看法,把令他最有感触并愿为之终身实践的一句话带给学员们—— “为大家而献身,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在交流环节中,郭燕老师建议看了这本书之后,用自己的体会经验去学习马克思,因为任何解读都是有时代局限的,建议大家去看原著,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图2 王子元同学进行分享
接下来的分享中,蒙炳银同学认为自己从该书的阅读中受益匪浅,对马克思背叛自己的阶级革命的精神表示敬佩,并对寒门难出贵子的说法发表自己新的见解,他认为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不断竞争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成就所谓的“富贵”。并指出在帮助别人前要考虑自己做的事对别人有没有实际性的帮助。在交流环节中,郭燕老师指出,中国的历史上也存在不少像马克思这样,背叛了自己的阶级为其他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奔波呐喊的人。
第三位同学区瑞敏以马克思的出身作为切入点,谈到马克思理论在当下社会的解读,并引申到对马克思思想在认识上的改观。她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过程及在当时的地位及意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当今时代我们深入地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仍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脱离被说教灌输的对马克思的刻板印象,去主动发现其人格的有趣可爱的一面,尝试理解他的思想的内涵。在交流环节中,黄致远同学表示希望区瑞敏同学去思考为什么马克思会被边缘化,一个时代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本身。这本书是一个契机而不是一个目的。思想会因为个人的成长而有不同的感悟。
随后,高乐遥同学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指出当代中国存在的文化危机。青少年尚处于思想不够深刻,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不足的时期,需要时刻提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文化攻击,比如西方国家对香港高校学生占中事件的支持就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当今青年在复兴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更需要不断在学习中锤炼意志,把握人生大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在交流环节中,郭燕老师对高乐遥同学提及的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层次的联通表示赞同。她认为中国人解释自身国情现状的权利应该在自己的手上,可以用自身历史文化来解释我们在这个时代遇到的问题,不该有崇洋媚外的心理,我们要用新的眼光及经验去实践马克思主义,去推进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图3 高乐遥同学进行分享
以上同学分享结束后,在场同学也踊跃上台发表看法。同学们积极表达看法,进行激烈的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到场的指导老师对同学们的分享一一进行点评,他们表达了对大家的肯定,对同学们思想上的成长表示欣慰,建议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读书体悟,并提议做音频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本书,最后表达了对同学们可以与时俱进,开阔视野,自主学习,增长见识,向自己期待的未来前进的衷心祝愿。

图4 郭燕老师总结
此次读书分享会给学员们带来新的知识与体验,而嘉宾们做出的精彩、深入的点评也促使同学们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这是读书分享会举办的目的,也是开展骨干培训班的初衷。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骨干,应当通过指定书目的阅读与有质量的交流,更加深刻体会阅读的重大意义,向伟人的崇高品质看齐。

图5 集体合影留念
至此,第四期骨干培训班第六次活动——读书交流分享会圆满结束。相信学员们经过这一晚的交流与讨论,对这本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阅读的方式有了新的认知。我们期待在以后的骨干培训班中能够看到更精彩的思维碰撞和灵感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