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报报道我院开展本科教改调研
栏 目 : 中山大学校报
答 复 : 中山大学校报(新)第41期(2003年5月23日出版) (宣传部)
时 间 : Mon, 26 May 2003 16:29:55
发 自 : cpxcb <宣传部> 化学院报道
自从2000年以来,化学学院本科教学进行了“一体化多层次本科化学教学创新体系”的改革,通过以学院办专业撤销原教研室,实行主讲教师聘任制、实验工程技术人员竞争上岗等措施,适应异地办学要求的教学管理体制已逐步形成。化学学院继承优良传统,在狠抓“三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创新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设立“创新性研究基金”,科学研究全面渗入本科实验教学,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国内外化学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为有利于总结经验,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化学学院在本学期初成立了以施开良教授为组长、校督导组成员和院现职教授共5人组成的专题调研组,自三月中旬开始在广州南校区、珠海校区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了有院党政领导、系所中层领导、各课程负责人、主干课主讲教师、各实验室主任和学生代表等参加的十多次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此外,还进行了现场听课、问卷调研等活动。
调研组的同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是靠零碎的、片面的材料,匆忙作出判断,而是详细地收集、研阅材料和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映,然后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得出调研结论。这次调研,院领导十分重视,认为这次调研也正是他们想做的事,并给予大力支持。为有利于了解真实的情况,院党政领导不担任调研组成员。在调研前,学院正式公布成立本科教学改革调研组的通知,并召开中层骨干会议,对这次调研活动进行动员,提出了调研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在调研中,师生们敢于讲真话,调研组成员与大家展开讨论,互相启发和交流,共同回顾本院教改的历程。
调研组把近两个月认真调研所取得的材料加以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初步的调研报告。报告认为,化学学院“一体化、多层次”本科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本科教育发展的势头良好,开创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局面;二是本科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异地教学的教学管理体制。珠海校区基础化学实验室创造了“三通”、“三共享”的管理新模式;三是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取得新进展,初步建立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四是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重视技术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制出一批多媒体课件,为实施现代教育模式创造了条件,被学校评为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五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顺利地完成了本科教学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一支以博士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学院本科教学的中坚力量,也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六是在探索化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模式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七是本科教育质量呈现稳中有进,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良好。在调研中也发现在教材建设、专业思想等方面仍然存在值得重视的问题。
大家认为,近年来教改所取得的进展,是学院继承传统,重视本科教育,重视基础,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的结果。今后要取得新的突破,唯有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调研组还对今后的教改工作提出了看法,并建议组织力量对课程结构进行论证,进一步把“一体化、多层次”的方案推向深入,巩固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张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