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物化)-实验项目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1. 燃烧热的测定(6学时)
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氧弹量热计的原理,测定萘的燃烧热,掌握雷诺图解法矫正温度改变值
2. 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的测定(6学时)
明确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定义,了解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的含义;掌握一种测量纯液体蒸汽压的方法。掌握测定一定温度范围内平均摩尔蒸发焓的方法。
3.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8学时)
采用回流冷凝法测定一系列不同组成的环己烷-乙醇双液系的沸点及平衡组成,绘出沸点组成图,确定体系最低恒沸点及相应组成。
4. 三组分液-液物系平衡相图(6学时)
掌握三角形坐标表示三组分体系相图的方法,掌握溶解度法作出具有一对共轭溶液的乙醇-水-氯苯三元体系相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杠杆规则的原理和应用。
5. 电动势测定(6学时)
加深对可逆电极、可逆电池及可逆电池电动势的理解,掌握对消法测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及盐桥参比电极的使用方法。通过测定设计电池的电动势,获得硫酸铜溶液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6.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6学时)
掌握电导仪的使用方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在两个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反应活化能。
7.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6学时)
明确黏度的定义、单位及影响因素,用乌氏粘度计测定聚乙烯醇的相对平均摩尔质量。
8. 溶胶的制备和性质(8学时)
理解电动势ζ的物理意义。掌握Fe(OH)3溶胶的制备及纯化方法,电泳法测定ζ的原理和实验技术。
9. 偶极矩的测定 (6学时)
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掌握物质偶极矩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小电容仪、折射仪和密度仪的使用。用溶液法测定乙醇的偶极矩定。
10. 磁化率的测定(5学时)
   了解物质的磁性与其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关系,加深对物质结构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古埃法磁天平测定物质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测定一些物质的磁化率,计算其摩尔磁化率,估算其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判断这些分子的配键类型。
11. X射线粉末线衍法的无机物分析(6学时)
掌握 X 射线粉末衍射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初步了解 X 射线粉末衍射仪的构造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 X 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在化学、物理、材料及地质等学科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测定某种氧化物的 X 射线粉末衍射谱图,据此进行物相分析,求出晶胞参数和晶体的密度。
12. 分子平衡与动态行为的分子力学模拟(6学时)
  掌握分子建模方法;掌握运用分子力学进行几何优化的方法,能正确设置力场参数及几何优化参数; 掌握分子动力学、朗之万(Langevin)动力学及 Monte Carlo
模拟方法,能正确设置模拟参数;通过动力学或 Monte Carlo 模拟,获取低能量的结构。构建丙氨酸真空及溶液中的结构,搜寻最低能量构象。
13.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与应用(6学时)
掌握量子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及基组的设定;掌握用量子化学软件进行分子计算的方法;比较不同方法与基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能进行简单的分子设计及性质分析;掌握计算波函数方法;掌握绘制静电位能面、总电荷密度,自旋密度及分子轨道的方法。
14. NMR法研究乙酰丙酮互变异构(5学时)
学习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用 1H-NMR 谱测定酮-烯醇混合物的平衡组成;研究溶剂、温度对酮-烯醇的化学位移和平衡常数的影响;了解动态 NMR 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初步应用。
15. 镍在硫酸液中的钝化行为(6学时)
掌握用恒电位静态法测量金属极化曲线的原理和方法;测量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求出临界钝化电位、临界钝化电流和临界钝化电流密度;了解金属钝化行为、极化曲线的意义及其工业应用。
16. 丙酮碘化反应动力学(6学时)
掌握用孤立法测定反应级数的方法;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其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17. BET法测比表面积(4学时)
了解多孔固体表面吸附的特性,加深对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的理解;掌握流动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气流的控制和流速计的使用方法。
18.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最大气泡压力法(4学时)
了解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的意义及表面张力与吸附的关系;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实验技术;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表面吸附量及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